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經濟 > 正文

周小川:央行兩系統試點區塊鏈

2019-11-09
■周小川出席第十屆財新峰會時稱,未來央行做數字貨幣會更注重批發、清算,而且技術上還需要很長時間掌握。 香港文匯報記者海巖  攝■周小川出席第十屆財新峰會時稱,未來央行做數字貨幣會更注重批發、清算,而且技術上還需要很長時間掌握。 香港文匯報記者海巖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中國金融學會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昨日在北京出席第十屆財新峰會時透露,目前中國央行在商務票據和貿易融資(即信用證下融資)兩個系統試點運用區塊鏈技術。他認為,未來央行做數字貨幣會更注重批發、清算,而且技術上還需要很長時間掌握。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舉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引發相關概念股和虛擬貨幣價格暴漲。

在被問及當前私人數字貨幣是否倒逼央行進行數字貨幣研發時,周小川表示,目前私人數字貨幣的發展還談不上突飛猛進,第三方支付發展很快,但更多是以電子支付形式,而不是以區塊鏈和分佈式記賬為基礎的數字貨幣技術。

數字貨幣需要聯合機制

他認為,央行數字貨幣更多是為國家考慮,可能更加注重於批發,在央行之間、在第三方支付者之間批發、清算環節提供數字貨幣,理論上央行數字貨幣也可以為零售服務,但容易對現有金融體系造成衝擊,需要謹慎。

周小川進一步指,無論是數字貨幣還是電子支付,如果是做跨境匯款、跨境投資、貿易結算業務,就不是哪一家央行可以負責的,而是需要一個聯合機制。

「現有組織,無論是IMF、BIS還是G20,在貨幣政策協調和金融基礎設施方面仍舊是很不充分的。」他認為,由於貨幣政策的溢出效應、跨境資本流動挑戰和近期數字貨幣對全球性金融基礎設施的衝擊三方面原因,全球央行之間的協調合作機制還需要有進一步的進展。

人民幣國際化是「早產兒」

在談及人民幣國際化時,周小川直言人民幣國際化是「早產兒」,央行實際並沒有打算在2010年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但當時由於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市場流動性不足,導致貿易中使用本幣結算的需求大增,開始支持人民幣在跨境貿易的使用,到後來直接稱為國際化。他認為,當發生金融危機、主要儲備貨幣出現問題、或主要儲備國家金融對外制裁時,人民幣國際化可能上「大台階」。

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狄剛當日出席另一論壇時也指出,區塊鏈並不等於比特幣,數字貨幣不一定基於區塊鏈技術。同時,區塊鏈以大量冗餘數據的同步存儲和共同計算作為代價,犧牲了處理性能和部分隱私,並不適合零售支付等高頻支付場景,主要適用對商業信息和個人信息的隱私保護,並有望在存證確權、貿易金融等公共服務領域探索多方共建機制。

狄剛介紹,中國央行貿易金融區塊鏈平台於2018年9月4日在深圳成功上線,截至2019年10月末,參與推廣應用的銀行29家,網點485家,業務量約合750億元人民幣。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