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民法典草案明年將提請人代會審議

2019-12-21

香港文匯報訊 據中新社報道,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岳仲明昨日在北京說,民法典草案將提請明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這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法典化的法律。

「編纂一部真正屬於中國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國幾代人的夙願。」岳仲明在當日舉行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第三次記者會上說,黨和國家曾於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四次啟動民法制定工作,都因種種原因沒有取得實際成果,繼而採取「批發」轉「零售」的辦法,確保先制定民事單行法。

民法典編纂基礎好

岳仲明說,經過多年努力,中國已經先後制定了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等民事立法,逐步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民事法律規範體系,民事司法實踐積累了豐富經驗,民法理論研究也達到較高水平,為編纂民法典奠定了較好的制度基礎、實踐基礎和理論基礎。「近年來,人民群眾和社會各方面對編纂民法典的呼聲也比較高。」

編纂工作有序進行

岳仲明說,2018年8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對民法典各分編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2018年12月以來,對民法典各分編草案進行了拆分審議,目前各分編草案均已完成了兩次審議,其中人格權編草案、侵權責任編草案和婚姻家庭編草案完成了三次審議。

據岳仲明介紹,民法典各分編草案經常委會二審或三審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均通過中國人大網公開徵求社會公眾意見;同時,聽取中央有關部門、專家意見,到一些地方進行調研。在此基礎上,根據常委會審議意見和各方面意見,對民法典各分編草案進行了修改完善,並將2017年已經出台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編入草案,重新編排條文序號,形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提請12月常委會會議審議。

「常委會會議審議後,將民法典草案通過中國人大網公開徵求社會公眾意見。」岳仲明說。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