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三艘郵輪抗疫命運迥異的背後原因

2020-02-24

宋忠平 鳳凰衛視評論員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豪華郵輪也受波及。「鑽石公主號」和「威士特丹號」多次被拒靠港,有靠港國對船上檢疫錯漏百出,導致疫情蔓延惡化;中國政府第一時間接納「歌詩達賽琳娜號」靠港,作出嚴密檢疫,有效保障乘客和船員安全。三艘郵輪面對疫情,命運迥然不同,背後原因在於各國處置的態度和方式不同。

豪華郵輪空間狹小,採用中央空調,一旦爆發以空氣飛沫傳播的傳染病,疫情一發不可收拾。此次疫情,命運最差的「鑽石公主號」郵輪,簡直成了日本人的噩夢。截至當地時間22日晚8點半,「鑽石公主號」郵輪確診病例多達634例,佔郵輪總人數17.1%,這與日本政府處置不當有很大關係。

日本「鴕鳥抗疫」 錯失黃金期

有評論把日本抗疫方式比喻為「鴕鳥政策」,導致錯過控制疫情的黃金期。

在疫情之初,日本政府本應把所有乘客與船員集中到一個指定的地方進行單獨隔離,而不應選擇在密閉的郵輪隔離。事實證明,郵輪隔離讓交叉感染越來越嚴重。

此外,日本缺乏處置傳染病的統一機構,例如全國疾控中心。應對疫情全靠厚生勞動省,應對速度和處置能力大大受限。不少日本民眾對安倍政府的防疫表現大失所望,最新支持率為41%,大跌了8.3個百分點。

如今,日本國內爆發新冠肺炎的風險不斷上升,東京奧運會會否延期甚或取消已出現變數,倫敦就提出來,「可以承接本屆奧運會」。

馬柬政府相互指控

「威士特丹號」郵輪,載有1,455名乘客和802名船員。因擔心船上有人感染疫症,日本、台灣地區、關島、菲律賓及泰國均拒絕該郵輪靠岸。在海上「漂流」兩周後,終於獲准在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停靠。

其後,「威士特丹號」上的145名乘客乘坐美國政府的包機,從西哈努克港飛往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打算再從吉隆坡返回各自國家。

不巧的是,馬來西亞衛生部門當地時間15日表示,一名從柬埔寨入境的「威士特丹號」美國籍乘客確診感染新冠肺炎。該名患者與同船的144名乘客,正是從柬埔寨乘飛機前往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經檢測後確診。

事件引起馬來西亞和柬埔寨兩國政府隔空相互指控。馬來西亞聲稱,柬方只是「隨機抽樣」檢測約20名乘客,佔船上總人數不到一成;柬埔寨衛生部則發表聲明指出,此事係馬來西亞「誤診」。

郵輪上其他1,000多名乘客也從港口所在省的機場,以及柬埔寨首都金邊,前往各自的目的地。「威士特丹號」的疫情故事並未結束,會否掀起疫情在全球的擴散,絕對值得各國政府密切關注。

天津僅用24小時完成郵輪檢疫

三艘郵輪中,運氣最好的,是停靠在中國天津的「歌詩達賽琳娜號」。

隨着疫情爆發,該郵輪上有15人出現發熱症狀,同時船上有140多位湖北籍遊客,引發了全船近5,000人的擔憂。這艘郵輪於1月25日返回天津東疆港。天津的疫情防控小組當機立斷,發佈指令:一是該郵輪停駐錨地暫不進港,立即準備進行登船排查檢測。二是郵輪母港全部郵輪航線即日起停航,開航時間依據疫情情況而定。

檢疫人員以最快速度登船全面排查檢測,篩查出有發熱病史者,立即取樣化驗,經檢驗後,排除感染疫症;另外,所有乘客下船時再逐一拍照和測溫,由當地政府安排離開。「歌詩達賽琳娜號」郵輪應急處置工作全部結束,距離第一道命令發出剛好近24小時。

三艘郵輪數千人的抗疫命運迥異,絕非靠運氣,關鍵是應對的手法是否專業嚴謹,誰更重視公眾的生命安全,更盡力負責。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