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化視野 > 正文

微縮模型活用3D打印技術 穿越時空進入「港味小人國」

2020-03-28
■80年代社區遊樂場■80年代社區遊樂場

作為香港人的你,對大坑舞火龍、長洲飄色、搶包山等等的活動肯定不陌生,但卻並非每位港人都曾到現場參與過活動。香港有許多觸動人心的大小故事,每個故事都承載茖C一代香港人的珍貴回憶,由日常的衣食住行,到各種熱鬧的傳統節慶習俗,每一串生活的點滴均訴說蚇W一無二的香港故事。「富衛保險:惜於微時--香港故事縮影展」日前於1881公館舉行,展出一系列微縮藝術模型,在微縮模型的展品下,我們彷彿進入了小人國,眼前重現多個香港人熟悉的社區面貌,大家恍如穿越時空回到昔日香港,感受不同年代的香港情懷。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美婷

展覽共設五個懷舊場景,展館中所有微縮模型均是由微型藝術單位TOMA Miniatures製成,參觀者可透過復古陳設與互動裝置,親身感受熱鬧的傳統節慶、重遊溫馨的鄰里空間,以及體驗獨特的民間習俗。展覽透過21件手工精細的微縮模型重現香港情懷。當中更有9件為首次亮相作品,包括:大坑舞火龍、長洲飄色、長洲搶包山、香港茶樓、客家茶粿店、港式食品大不同、鵝頸橋打小人、西環碼頭加拖卡電車及前水警總部(現為「 1881公館」)。

3D打印製模型人仔

甫進入展館,恍如置身時光隧道,在橙紅色的燈光投射下,我們到達了第一站:「慶」之所至,這裡展示了香港傳統文化節日的模型,包括大坑舞火龍、長洲飄色和搶包山,讓參觀者感受到人聲鼎沸的節日盛況。當中製作得維肖維妙的舞火龍由40多個模型人仔舉荂A火龍的身上當然不少得插滿了已點燃的香支,在此作品中也有呈現出此效果,原來要做到火龍身上的香支有「正在燃燒」的效果,得靠運用光纖素材技術。

在「長洲飄色」的微縮模型中,一個個可愛的小人兒化上了妝、穿荅S色的服裝,威風凜凜地站在飄色車上,在這作品中原來暗藏「彩蛋」,正當記者好奇茬o一個個的小人兒如何經製作者的巧手製成時,TOMA Miniatures的創辦人陳慧姬(Maggie)表示,三輛飄色車上站茠漱p人兒是以她的子女參與飄色時的動作為製作藍本,無論是飄色車上的駙馬和公主、小姐和書生都是以Maggie的子女作藍本,Maggie也分享到製作模型「人仔」的方法,「以往我們的微縮模型很少放人仔,因為以往製作人仔時,我們是用人手親手雕刻製作,但成品就沒有那麼生動,現在我們就運用3D打印技術,人站荇仱策U種動作,3D打印便會進行360度的掃描,再打印出來,但打印後的人仔沒有顏色,需要我們把顏色塗上,而3D打印製作的人仔則會較真實。」

現場除了設有不同節日的模型外,還提供中英對照的節日資料,參觀者只需要翻動牌板就可以閱讀資料,供參觀者在欣賞模型時也可以了解到節日的來源,豐富知識的同時也可以和參觀者互動。

飯R展示家的味道

展覽設有兩層,第二至五場景均設在二樓,第二站為適得其「所」,步出熙來攘往的場景,瞬間便踏入了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家庭的溫馨住所,參觀者可在此觀賞到以往香港人居所的微縮模型,也可透過窗戶張望當時的「香港街道縮影」和「80年代社區遊樂場」,感受社區中濃厚的人情味。

當中最矚目的作品必然是「80年代社區遊樂場」,此作品參照了啟德遊樂場的玩樂設施,以1:87的比例製作而成,七彩顏包的摩天輪、旋轉木馬,還有海盜船等等的機動遊戲應有盡有,配合各種燈光,令遊樂場滿載溫馨愉快的氣氛,當中也有部分的機動遊戲會旋轉,更顯真實性外,亦相當吸引眼球,更是「打卡」熱點。

「香港街道縮影」為Maggie與TOMA Miniatures的另一創辦人黎熾明(Tony)和35位學員合力製成,學員們負責製作地舖內的情境,Maggie和Tony則負責整個作品的結構,37人的力量也花了2、3個月的時間製作,作品每一部分均十分細緻,就連唐樓單位內的情境也沒有忽視,細看單位的窗戶裡,可發現一家人吃飯和打牌的情況,十分有趣。

展館內播放茼U種街道的聲音,紅綠燈的馬路聲、汽車駕駛過的聲音,令參觀者有如置身其境般,更投入欣賞展覽模型。Maggie向記者介紹荋X個充滿家的味道的作品,這幾款模型以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家庭住所為藍本,展出各個家庭美味的「飯R」,在製作模型前Tony和Maggie均做了資料搜集,令作品更「貼地」,「你細看下會發現不同家庭吃的飯R也不一樣,基層的飯R以蛋為主,中產有蒸倉魚、蓮藕餅、大b炒牛肉,富有人家有蒸石斑、冬瓜盅,製作這些飯R我通常是參考烹飪書,學習書上的擺盤,再製作出來。」Maggie說。

茶樓中看港式點心

在感受香港往日的社區風貌後,在第三站「活」在民間中,設有歷史悠久的當舖場景,參觀者還可親身在當舖轉一圈,見識一下昔日香港人的「迷你倉」。當舖內擺放了傳統餐飲店舖的微縮模型,當中的兩件展品「茶粿店」及「香港茶樓」造型相當別致,各式各樣的茶粿和點心琳瑯滿目。而在第四站歷史「築」跡中,有數件具標誌性的微縮地標模型,包括「西環碼頭加拖卡電車」以及前身為水警總部的「1881公館」。

最後一站為約定「俗」成,此站展示了香港獨特的民間文化,除了觀賞復古的「香港髮廊」和「鵝頸橋打小人」微縮模型外,參觀者更可在這懷舊髮廊場景裡,親身體驗一回「恤髮」,甚至還可模仿鵝頸橋打小人的神婆。據了解,髮廊場景中的物品均是以往髮廊中真實使用的器材,相當有年代感。此外,展覽中更展示不少以往香港街道樣貌的珍貴舊照片。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