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美美
這個冬天,對於所有人來說,無疑都太冷了。但在這普遍寒冷中,確也還是有一些較冷、很冷、特別冷的區別,而往日熱火朝天的奢侈品行業,很可能正邁向特別冷的界域,而它的冬天,也很可能比別人都要久一些。
3月12日,重災區意大利宣佈停止所有非必要商業活動,GUCCI宣佈關閉6家工廠及位於意大利的所有門店,並取消原定於5月8日在舊金山舉辦的年度大秀;3月15日,LVMH集團宣佈包括Dior、嬌蘭等在內的旗下多個品牌的香水和化妝品生產線將生產洗手液和消毒產品以助法國抗疫,同時其在紐約和加州的一些門店已經關閉;幾乎同時,愛馬仕宣佈已關閉42家生產基地;3月17日,勞力士和百達翡麗宣佈關閉工廠;3月19日,Chanel宣佈將逐步關閉位於法國、意大利和瑞士三個國家的生產基地,同時全美店面關閉......波士頓諮詢集團(BCG)發佈的最新報告稱,2020年全球奢侈品銷售額將同比下降1,000億美元(約7,800億港幣)。
長期以來,小狸都是時尚和「買買買」愛好者,香港自由港的特性更讓全球網購變得格外便利。於是小狸的郵箱裡,每天都充滿了全球各地電商的廣告郵件,微博、ins和公眾號上也關注了很多時尚博主。疫情開始後,完全是眼見着時尚和奢侈品界在被衝垮。
先是不能出門讓幾乎所有博主都被迫減少了外拍的頻次,有的博主繼而改發居家生活,有的博主變成炒稿搬運工,還有的佛系博主乾脆就不更新了;然後是各大牌的關店停產、各國的封關和隔離政策幾乎逼死了所有代購,尤其是以香港為中轉地的水貨代購--一進一出都要隔離,哪邊肯等?接着是經濟的衝擊讓大部分人都開始顧忌錢包,面對未知的未來,愈來愈多的人開始盤算還是需要買點保險、還是需要存些錢以備停工停學居家隔離......而最重要的是,當人們經歷了一段相對沉靜的居家生活,見識過關鍵時刻的奢侈品竟然是口罩,尤其是目睹過太多生命的脆弱和生離死別之後,很多人會開始不自覺地思考人生--到底什麼才是重要的?
而這一切,都誠實地反映在社交媒體上,包括博主們本人,推薦的衣服包包不知不覺紛紛從Loewe變成了ZARA和優衣庫,許多博主都坦誠「最近更愛買家居」,還有一些改為鑽研綠植。小狸寫這篇文章時,郵箱裡都是「打到骨折」的奢侈品電商廣告郵件,各大電商無一例外把夏季大促銷提前了,很多一線大牌都「驚現BUG價」,但是走貨也並不是很快;而網絡上,大家絮叨最多的還是「好想吃火鍋啊」和「好想去旅行啊」,但就真沒見什麼人大喊「好想買包包啊」。
也因此,有人預測疫情好轉後,奢侈品行業會迎來「報復性消費」,但小狸卻覺得這個恢復期很可能要再長一些。人心惶惶時無心買包,稍微適應後開始反思該不該買包,這正是奢侈品業比別的行業面對的更深層的挑戰。因為這一場疫情,已經不僅影響了大家的錢包,也影響了大家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