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葉玉如:為科研團隊設「無阻」通道

2020-05-18
■葉玉如  香港文匯報記 者  攝■葉玉如 香港文匯報記 者 攝

推動兩地科研合作方面頗具經驗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葉玉如表示,是次兩會將建議從制度層面進一步解決香港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其他城市間的科研人流和物流問題,為有心參與兩地科研合作的學者提供便利措施,創造區內科技融合發展的有利環境。

由葉玉如擔任副校長(研究及發展)的香港科技大學,在兩地科技創新合作方面始終走在前面,近年除在廣州設立分校,去年亦作為本港首間大學落戶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他們為該合作區引入科大科研團隊,建設實驗室群,為健康老齡化等國家策略性項目貢獻科研力量;為初創團隊提供創業支援服務;並由科大工學院主導,為大灣區培訓微電子從業人員,未來還將探索拓展針對企業的高端培訓領域等。

籲為赴內地科研人員提供住處

葉玉如透露,許多在港科研人員都對赴大灣區其他城市展開科技合作充滿期待。她認為從人流和物流的制度上為科研創造便利,將更有利於推動區內科研融合發展。她解釋,從科大清水灣校區到合作區駕車只要半小時,但科研人員進入內地城市需要辦簽證、排隊過關,不及內地城市間往來般便利。她建議,為科研團隊提供毋須過關、毋須簽證的「暢通無阻」通道,甚至為赴內地科研人員提供住處等。

在科研物流方面,雖然現有政策已經放寬,但一些樣本仍需經歷長時間的申請程序,「做研究很多時要同人鬥快。」她希望先在合作區試行科研要素的自由流通和無縫對接,從而逐步提高兩地科研互動交流的便利性。

她表示,過去一年,大家合作建設大灣區科研的腳步從未停下。她引述自己在與深圳福田區領導開會交流時,當地領導表示,希望吸引專才在深圳做研究,因為雖然科研成果產業化是最終目標,但許多新想法、創新思維等要建立於很強的基礎研究根基。葉玉如說,這樣前瞻性的觀點令她印象深刻,而這亦恰好可以利用香港基礎科研優勢,實現兩地強強聯合。

葉玉如也積極發展在港科研合作平台,領導「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進駐「Health@InnoHK」醫療科技創新平台項目。

她表示,各個平台都希望吸引各地的科學家,而現在建立的兩地網絡可推動實現多平台互動,相信能幫助整個大灣區科技創新發展。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