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蝶
政府這個星期宣布進一步放寬「限聚令」,意味着新冠肺炎的疫情受控,可以逐步讓市民重拾昔日的生活。
很多人在回憶這個疫症爆發的首三四個月時,都會覺得自己做得最多的其中一個動作是洗手。在疫情下洗手並不是普通洗洗那樣簡單,而是要塗上皂液後將雙手反覆地搓洗20秒。據說20秒大約是唱畢一首「快樂生辰歌」的時間,於是每天都有人會在沒有人生日之下唱好幾次「快樂生辰歌」。大家都說原來這樣洗手是很累的,而且不斷以皂液搓着、洗着,很傷皮膚。
那些手部患上皮膚病的人最慘,因為有的皮膚病患者的雙手並不可以接觸太多水分,要經常保持乾爽。而更多的患者是不可以以一般皂液清洗雙手,更遑論用上有酒精成分的潔手液。可是,新冠肺炎怕的恰好是皂液和酒精。手部患皮膚病的人,隨時會因受潔手的物質刺激而令傷口發炎、流血和含膿。進退維谷,真是難為了他們。
談起因不斷洗手而洗至流血的畫面,令我自然地想起《麥克白》(Macbeth)一劇中的經典女主角麥克白夫人。《麥克白》是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一,亦是香港近年上演最多的劇目。麥克白是蘇格蘭的大將軍,因為在一場戰爭中凱旋返國時遇上了3名女巫,她們給了他3個預言,結果首兩個關於陞官晉爵的預言都實現了,至於第三個預言則是他會成為蘇格蘭國王。麥克白夫人為此慫恿丈夫刺死在他們堡壘中作客的仁愛鄧肯國王,使丈夫當上國王,她也成為王后。
為了排除異己,鞏固王位,夫婦二人更加濫殺所有他們認為會對自己不利的人,令蘇格蘭很多貴族、將軍和他們的家人枉死,血流成河。他們的雙手沾滿了鮮血。
然而,一直以為自己有一顆被豬油蒙了的心的麥克白夫人卻高估了自己的狠毒心腸。當她成為王后之後,逐漸被罪惡感折磨。她失眠、夢遊、精神崩潰,丈夫弒君後一雙沾滿鮮血的手一直在她腦海中出現,發瘋了的她也看到自己雙手全是鮮血。她日以繼夜地以水清洗,希望能洗去鮮血。當然,她眼中看到自己一雙血淋淋的手並不是真實,而是將我們平時罵人「你滿手都是殺人鮮血」的話幻化成駭人的意象。就是因此她心中有疚有愧,所以才會「看到」自己手中的血。旁人是看不到血的,亦無法感受她的恐慌、驚慄和悔意。最後,當強悍的麥克白夫人死了,麥克白也倒下,蘇格蘭便恢復了昔日的秩序,沒有鮮血了。
原來《麥克白》這套莎劇不但在世界劇壇上名垂千古,對心理學亦很有影響。美國芝加哥西北大學的行為學家發現了在心理學中一種名為「麥克白效應」的現象︰他們指出罪惡感會促使人們清洗自己,渴望藉此洗清自己的罪孽。因此,受到「麥克白效應」影響的人會試圖通過清潔自身來減輕或對抗自己的道德焦慮感,例如洗手、洗澡等。這種做法正是與麥克白夫人的外在洗手動作以圖清洗內在的罪惡感一致。就是因為劇中洗手的是麥克白夫人而非麥克白,所以我覺得這種效應應定名為「麥克白夫人效應」才對。
忽然想起電視劇《十八年後的終極告白》,Sam在殺人後受到良心責備,精神不穩,經常看到自己雙手滿是鮮血。到了今天,這個畫面並不創新,也不再震撼,因為它早在400年前已經在莎士比亞的舞台上出現,多少年來都一直被藝術家用上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