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書練
雖然說,「黑白矛盾」是美國社會的結構性問題,前不久就會因為某一件事觸發,激起舊怨,造成騷亂。但美國黑人其實也不是完全沒有出頭機會。在體育界和文化界就有不少黑人明星,包括奧斯卡影帝影后等。
多次登上《福布斯》等雜誌年度女富豪或最高收入女性之類排名榜的電視脫口秀主持人奧花雲費(Oprah Winfrey)就是典型的「黑代表」,她也多次入選《時代》「百大人物」,在一個名為《最偉大的美國人》票選活動中更晉身「十大」。可見,無論是行業機會、經濟地位和政治地位都很高,在奧巴馬任內,她更是白宮常客。
另一個典型例子則是曾經風靡全球的米高積遜(Michael Jackson)-這位歌舞藝俱全的已故歌星生前對流行文化的影響逾30年。只是,他還是走不出「膚色心魔」,多年來不斷將皮膚漂白,企圖透過人工手段令自己改頭換面,以躋身白人上流社會。
在國際時尚界,黑人超模也不少,比如上世紀六十年代的Naomi Sims、七十年代的Beverly Johnson、八十年代的Iman和九十年代的Naomi Compbell(娜奧美金寶)和Tyra Banks,以及千禧年的Alex Wek等,都是紅極一時的黑代表。其中在倫敦出生的「黑珍珠」娜奧美最為港人熟悉,也紅得最長,這位以擁有「人類最完美骨骼」脫穎而出的超模也是一位歌手、舞蹈家、作家、慈善家,她常為非洲的災難發起籌款活動。
在黑人民權運動高潮時期的六七十年代,多位大師級的白人設計師如聖羅蘭等還特別在時裝騷上以黑人模特兒當首席,以示對平權運動的支持。當年由Naomi Sims帶動、源自非洲的爆炸裝髮型(Afro Look)風行一時。
「黑就是美」(Black is beautiful)這句話不但是平權運動的口號,也成為時尚界每十年循環出現的潮流語。在奧巴馬當選總統前夕,反應靈敏又一直領導潮流的意大利《Vogue》就預測乃至製造「黑色風暴」的來臨,在其新一期雜誌用了多位黑人模特兒做封面。
奧巴馬上任的確給黑人一種希望,第一夫人米歇爾還特意在公開場合穿上少數族裔設計師作品,以作為「種族大熔爐」象徵,其頻繁程度令一些大師們心中不是滋味,他們更透過傳媒向她喊話:「不是僅有一個穿衣方向。」黑人們也更勇敢地表達心聲,其中有感於2015至2016年度奧斯卡提名名單上沒有黑人從業員,有心人發起網上聯署運動「奧斯卡太白」(#Oscars So White),向主辦單位抗議施壓。可以預期,流行文化界將出現下一輪「黑色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