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 > 正文

外電:跨國銀行加強審視客戶背景

2020-07-21
■路透社消息指,瑞士信貸、瑞銀集團、滙豐控股等跨國銀行,正在審查其香港客戶是否涉及有被制裁風險的政治活動。 資料圖片■路透社消息指,瑞士信貸、瑞銀集團、滙豐控股等跨國銀行,正在審查其香港客戶是否涉及有被制裁風險的政治活動。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曉菁)香港國安法實施,打擊四類犯罪行為,惹來美國無理指責,並威脅金融制裁香港的銀行,跨國財富管理公司陸續加強審視香港客戶的背景,以避免觸及香港國安法及美國金融制裁的紅線。路透社昨引述六名熟悉情況的消息人士稱,如瑞士信貸、瑞銀集團、滙豐控股等跨國銀行,正在審查他們的香港客戶是否涉及有被制裁風險的政治活動,小心翼翼以避免自己捲入中美角力的漩渦。

路透社昨引述消息人士稱,瑞士信貸、滙豐控股、瑞士寶盛集團和瑞銀集團等銀行業者,計劃審查與政治和政府有關聯的客戶,目前正在按照計劃擴大審查範圍,並對這類客戶提出額外的調查要求。若有客戶被認定為政治曝險人士,可能較難或完全無法獲得銀行服務,這取決於銀行對這些人的財富來源或金融交易的審查結果。

銀行公會向業界收集意見

消息人士表示,部分財富管理公司的檢查包括梳理客戶和他們的朋友,近期在公共場合、媒體和社交媒體貼文上發表的言論。

一家管理資產超過2,000億美元的跨國財富管理公司的銀行家稱,在某些個案中,對客戶的審查最早可追溯至2014年,以評估客戶自2014年香港發生非法「佔中」活動以來的政治立場。

市場消息則指出,銀行公會正向業界收集意見,而金管局亦與銀行商討,萬一被制裁的應變方案。銀行公會回應稱,不時就不同議題,與監管機構進行溝通及反饋意見。滙豐則未有專門就如有客戶觸犯香港國安法或被美國制裁時有何舉措置評,只是在電郵中表示:「我們已經制定了適用於全球的嚴格政策和嚴密流程。」瑞士信貸、瑞士寶盛集團和瑞銀則未予置評。

國有銀行紛制定緊急計劃

事實上,除在香港的銀行要審查客戶的資料外,路透社上周的報道亦指,於內地的國有銀行也已經自發審查自己的客戶資料。路透社上周引述來自5家中資銀行機構的人士表示,銀行正預備緊急計劃,應對有機會出現的制裁情况。消息人士指出,其中,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認為,最壞情况不能參與美元結算,並從美元交易中切斷。農業銀行需要尋找方法,找出被美國制裁的客戶,特別是一些客戶可能會突然失去流動性。

事實上,在金融業界,對客戶進行審查和調查屬普遍現象。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認可機構一貫需要遵照國際及本地監管當局規定,其中如《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指引》,金管局就要求認可機構依循指引。

根據《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指引》第6章規定,認可機構應設立及維持有效的政策、程序和控制措施以確保遵守有關打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金融制裁及武器擴散資金籌集的相關法規。同時,認可機構應設立數據庫,貯存《聯合國制裁條例》及《聯合國(反恐怖主義措施)條例》的指定個人及實體名單,以便對客戶及交易進行篩查。

遵守國際及本地監管規定

在香港,由商經局負責管理《聯合國制裁條例》下的指定個人和實體的制裁名單,而保安局則管理《聯合國(反恐怖主義措施)條例》下的指定個人和實體制裁名單。

金管局並要求認可機構在每次名單更新時,盡快就所有新指定的個人及實體對其客戶名單進行篩查。認可機構若在過去或現在與任何指定的個人或實體有任何交易或關係,應向聯合財富情報組舉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