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珐琅廠景泰藍藝術博物館則在近日舉辦了「北京消費季--親子節景泰藍非遺之旅」活動。小朋友們在家長的陪伴下,來到這裏參觀景泰藍製品、體驗景泰藍製作工藝。其中最為矚目的展品,莫過於「銅胎掐絲琅秦陵銅車馬」,景泰藍高貴神秘的色彩,在這一大型展品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在景泰藍製作體驗課上,小朋友們選擇各色顏料進行自己的創作,這對於他們的藝術審美及動手能力,都是絕佳的鍛煉機會。
不少非遺傳承人也在運用發達的網絡,努力為孩子們的假期帶去更多精彩。六合拳第八代傳人石同鼎最近在直播平台開通賬號,每天帶領學生進行網絡直播教學演示,通過「雲端」教授六合拳,傳承非遺文化。作為傳統武術中長拳的一種,河北的泊頭六合拳有400餘年歷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通過網上直播,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六合拳、練習六合拳。」石同鼎說,他希望能把六合拳教給更多孩子,成為大家習慣的強健體魄的運動方式,再將這項武術技藝推向世界,傳得更遠。
而陝西省洋縣南街小學則常年利用節假日和寒暑假時間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在暑期也繼續開放校園,邀請校外藝術教育專家和地方民間藝人,在校內舉辦傳承項目培訓、成果展示等。其中包括皮影技藝體驗、「漢調桄桄」木偶泥塑頭像製作課程、秦腔《春滿洋州》排演等等項目,孩子們按照自己的興趣進行選擇,邊玩邊學不亦樂乎,這不僅為非遺表演愛好者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園地,也為校園文化的創建增添了一抹鮮艷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