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三天交易萬三次 造市15人組就擒

2020-09-11
■警方將涉案人士(戴頭套者)押返香港灣仔警察總部調查。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警方將涉案人士(戴頭套者)押返香港灣仔警察總部調查。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藉肥黎被捕狂谷壹仔股 涉款15億 獲利3800萬

亂港頭目、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4名高層等10人,涉干犯香港國安法及串謀詐騙,上月被警方國安處拘捕後,壹傳媒股價歷經「癲升」和「插水」,有投資者疑有人操縱股價而報警。警方深入調查後,相信涉及典型造市活動,昨日以涉串謀詐騙及洗黑錢拘捕15人。警方揭「造市15人組」在短時間內統一行動高頻度交易,僅自黎智英被捕3日內,他們就壹傳媒個股交易就達13,200次,「狂掃」16.9億股,涉款15億元,佔該股份三天交投量的四分之一,繼而逐步「谷高」股價「派貨」,以「低買高賣」手法獲利3,800萬元,使跟風投資者墮入升市圈套而損手爛腳。據了解,這宗借壹傳媒案炒作的股價異常事件,警方正以此作為突破口,竭力追查及揪出幕後黑手及金主。 ■香港文匯報記者 蕭景源

昨日被捕的14男1女(22至53歲),其中10人報稱無業,另有一名消防員、兩名證券經紀、一名銷售經理及一名自僱人士,當中有人有黑社會背景,部分人相識。警方發現,「造市15人組」在9間證券行開設15個股票投資戶口,用以操作這次造市炒賣壹傳媒股價的不法活動,而他們用WhatsApp群組聯繫及接收指令統一行動。警方昨日搜查多處地點,檢獲電腦、電話、銀行文件等,並凍結被捕人士股票戶口及銀行戶口共約3,000萬元。

成交量一度升逾四千倍

警方表示,警方國安處人員於8月10日拘捕黎智英以及壹傳媒多名高級行政人員後,壹傳媒股票交投量、股價出現極不尋常波動。警方掌握的數據顯示,今年8月7 日(星期五),即8月10日(星期一)對上一個交易日,壹傳媒股票成交量大約為100萬股,收市價為0.09元,但在8月10日至8月12日三天內,壹傳媒股票總成交量狂飆升至71億股。 如果比對8月11日和8月7日單日成交額,上升幅度更超過4,000倍。另一方面,壹傳媒股價亦由8月10日最低位0.075元上升至8月11日最高位1.96元,但其後股價迅速回落,跌至最低位0.65元。換言之,與最高價位比較下跌66.8%,令不少投資者蒙受重大損失。

緝毒警接手調查洗黑錢

警方接到舉報後,循洗黑錢的方向展開調查,並由毒品調查科財富調查組接手。警司鄒祥有指出,壹傳媒屬細價股,客觀條件上較容易被莊家操控股價,加上8月10日網上有評論,甚至鼓勵市民購入,相信有不法分子用不正當及不合法的手法扭曲及製造假象,吸引和騙取其他人投資,警方展開深入調查,試圖查出「仙股」陡變「蚊股」的內情。

誘股民高位「接貨」套現

調查發現,這個「造市15人組」犯案手法是「一步一步令股價上升」,他們由該股價低位開始作出高頻率買賣交易,初期不理會每次買賣交易是否獲利,目的只為營造該股票交投活躍及不斷上升的假象。 他們的買賣交易有以下相同的特點:在極短時間內以同價購入及沽售股票;當賣出股票指令未被執行的情況下,以相同或更高價錢再次買入股票;每次交易的股數由十幾萬股至最高幾百萬股不等。

正因為採用這樣的手法,當時壹傳媒的股價沒有非常誇張地直線上升,但他們則從高頻率買賣交易的過程中囤積一定數量的低價購入股票,誘導一般投資者在高位「接貨」套現,股價亦隨即大幅下跌。

27歲男獲利高達2550萬

警方指出,8月10日至12日三日內,15名被捕者總共買賣超過1.32萬次壹傳媒股份,涉及16.9億股,佔該股三日總成交量的23.8%,他們總共獲利逾3,870萬元,當中一名27歲男子獲利高達2,550萬元。

毒品調查科總警司鍾詠敏指出,警方今次行動是針對不法分子利用壹傳媒事件令股民蒙受損失,基於壹傳媒股價的不尋常變動,也基於市場交易須在公開下進行而展開調查,案件調查仍然處於初級階段,仍有大量調查工作,因為根據被捕者的財力分析,警方懷疑他們的炒股資金來源可疑,警方會追查資金來源、犯罪得益去向 ,特別是幕後操控人及其他涉案者等。 警方不會排除任何可能性,並會繼續積極調查,將有關人士繩之以法。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