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受控 經濟向好 國債加入主流指數更吸引
進入第三季,人民幣一改之前的走勢,加快升值。進入10月升勢不改,日前人民幣國債被「入富」,市場憧憬有約1,500億美元資金會進入中國市場,人民幣兌美元曾日漲1,000點子;事實上,10月份以來,人民幣匯價已升約1.5%。經濟學家表示,人民幣匯率與外資流入兩者互為因果,中國經濟穩定向好吸引外資流入,短期匯率或會再升。但從經濟復甦角度而言,官方並不希望人民幣持續快速升值。■記者 章蘿蘭 上海報道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在當前全球面臨高度不確定性,且流動性寬鬆的大環境下,中國國債「入富」,使得中國國債這種相對高收益、低風險的金融工具,被國際投資者關注,同時也表明全球投資者對中國債券市場的交易機制、監管制度、匯兌政策等市場基礎設施進步,有較高認可。中國國債加入主流指數的最直接影響,無疑將令更多海外機構投資者配置中國債券。
據連平觀察,近期國際資金通過QFII、滬深港通等等渠道持有中國股票而流入境內的情況較為明顯。央行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的人民幣金融資產合計數,從6.3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到7.74萬億元,淨增1.38萬億元,7月單月更猛增5,600億元,說明疫情後外資對中國經濟看好的預期正在升溫,「外資的持續流入,對人民幣升值顯然會形成一股推力。」連平說,外幣追逐人民幣,會改變外匯市場上人民幣與外幣的供求關係,人民幣也會相應隨之升值。
不過他也指出,從最近一兩年人民幣走勢來看,雖有跡象表明外資流入推動人民幣升值,但並不顯著。特別是2019年下半年至今年5月前,外資在不斷流入,但期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卻仍處在貶值壓力下,最低曾見約7.13,5月下旬人民幣才開始升值,直至10月9日單日升值1,000多個基點,至約6.69。
人幣大漲與美元跌幅相匹配
「本輪人民幣升值雖然有國內經濟疫情後快速恢復、貿易順差和外資流入的支撐作用,不過美元貶值仍是重要因素。」連平解釋,5月至10月初,美元指數走弱近6%,人民幣匯率升值近6%,從數值上看兩者匹配。
另外,數據顯示,美元指數5月中旬開始走弱,9月底時相比一季度末下降了5.56%,降幅最多曾達到6.86%;同期歐元兌美元相較於一季度末升值6.77%,最高達8.16%;英鎊升值4.61%,最高達7.76%;澳元升值17.04%,最高達20.17%。相比之下,9月末人民幣兌美元僅升3.88%,最高4.6%。經濟恢復情況明顯不如中國的歐洲、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其貨幣兌美元在9月末前的升幅卻大大超過人民幣。照此來看,「十一」後人民幣單日升1,000多個基點,更像是一次「補漲」。
貿易順差外資流入主導後市
「近期人民幣快速升值,有外資放大流入的原因。」連平指,現階段主導人民幣匯率的因素,可能正在由美元指數,切換至貿易順差和外資流入。他預計,後兩者或也是未來一段時期主導人民幣匯率的因素,而美元指數走弱,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可能越來越小,「歐洲經濟因疫情復發再度陷入困境、美國大選集中釋放信息等,均會對美元指數起到一定支撐,令美元指數走弱態勢或有所放緩;而10月初人民幣匯率大漲後,其升幅已基本與美元指數跌幅相匹配,均達到約6%,使得『補漲』動力減弱。」
倘升值過快 憂擾動金融市場
「人民幣匯率與外資流入兩者互為因果,相互影響,人民幣升值會進一步強化升值預期,外資流入意願更強;外資持續流入會成為人民幣升值推力。但若人民幣快速升值吸引熱錢大幅湧入,可能擾動國內金融市場,短期內或導致市場偏熱,推升資產價格虛高。」儘管在一定程度上,這種影響可以被貨幣政策針對性地調節抵消,但這又會反過來影響到中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使得貨幣政策在應對國內經濟問題時效率大打折扣。
內地新舉措可平衡外匯供求
另一方面,外資大量湧入可能令當局被動增加貨幣投放,對國內物價上漲也會構成壓力,「中國未必希望看到人民幣持續快速升值,本月10日內地將遠期售匯風險準備金率從20%調整至0,可以看作是抑制外匯市場供求不平衡的舉措之一。」連平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