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專題 > 正文

【聚焦五中全會與十四五】學者籲港抓機遇創文化新價值

2020-11-02
■ 有學者認為,內地擁有強大的文化市場,港澳業界可利用自身優勢,抓住機遇創造文化新價值。圖為香港西環藝里坊。資料圖片■ 有學者認為,內地擁有強大的文化市場,港澳業界可利用自身優勢,抓住機遇創造文化新價值。圖為香港西環藝里坊。資料圖片

憑市場及資本運作等優勢 積極投身國家文化建設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江鑫嫻 北京報道)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這是中共中央首次明確建成文化強國的具體時間表。對此,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郭媛媛表示,文化強國包括國民文明素質的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提升和文化產業體系的健全三個層面。文化建設是國家「五位一體」建設布局的靈魂,今次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ま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用了一個部分部署文化建設,說明國家對文化建設高度重視。她還提到,內地擁有強大的文化市場,港澳業界可利用自身優勢,抓住機遇創造文化新價值。另外,在公共文化服務方面,中央當然會給予香港關注。

2011年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首次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中央宣傳部副部長王曉暉表示,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這是黨中央首次明確建成文化強國的具體時間表。他並表示,近年來,中國文化事業發展很快,不少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指標都躍居世界前列。比如新聞出版、影視創作的規模居世界首位。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文化建設高度重視,把文化建設提到了很重要的地位,特別是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並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

郭媛媛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時表示,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是一個有機整體,經濟建設是根本,政治建設是保障,文化建設是靈魂,社會建設是條件,生態文明建設是基礎。五中全會提出的未來15年規劃中,五方面建設肯定不會偏廢任何一方,會更加平衡發展。「在此前的發展中,我們國家的經濟、科技等發展都比較快,生態文明建設也是屢見成效。那麼,從整體平衡發展方面考慮,未來文化建設將會被放在一個很重要的位置。」

文化產業中企業佔比較大

全會提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對此,郭媛媛表示,說明黨中央把國家民族的文化使命擔負在肩。文化事業發展更多體現在國家給予公共文化服務支持,滿足民眾普適性文化需求等方面。引領未來、保護傳統、推進當下,這是政府的責任。而文化產業則是走市場的,更多的是企業行為。兩者需要同時兼顧,方可使文化建設獲得更加完備的發展。

關於下一步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還有哪些工作需要做的問題,郭媛媛表示,公共文化事業這塊,政府要把該擔的責任都擔起來。而文化產業方面,則把該交給市場的交給市場,進一步加強對文化企業的支持力度。

港澳文化產業具成熟經驗

香港業界如何更好參與內地文化產業發展?郭媛媛認為,港澳企業在市場、資本運作等方面非常有優勢。在國家推進文化強國建設之時,港澳業界可利用成熟的經驗和既有的市場,積極投身到國家的文化建設當中。在產業方面,盡可能盤活、整合、開發、創新、生產、傳播,形成更好的市場,這對於港澳的資本力量和企業而言都是大有裨益的。

另外,公共文化事業中就包括文化傳播。郭媛媛說,「港澳地區也是我們自己的土地。要讓港澳青少年更深刻地感受並接受,我們是一體的,我們的文化是統一的。在發展中,國家一定不會偏廢這一塊。尤其是在文化傳播和優秀的傳統文化教育方面,相信國家會給予香港更多的關注。」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