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投資理財 > 正文

【滬深股市述評】12月開門紅大金融爆發 創指漲逾2%

2020-12-02

興證國際

12月1日,A股低開後震盪走強。大小指數分化,創指表現強勢。早盤軍工、生物疫苗概念持續走強,銀行板塊拉升反包,數字貨幣概念領漲。臨近上午收盤,雲遊戲、OLED板塊較為活躍,汽車也反覆拉升,個股漲多跌少。市場總體氣氛尚可,賺錢效應較好。午後,指數再度走強,創指漲幅擴大至2%。軍工、鈦白粉板塊拉升,銀行板塊漲幅有所收窄。尾盤,三大指數延續強勢,大金融板塊再度發力,券商、銀行、保險活躍,互聯網金融也開始拉升,市場總體較為活躍。

截至收盤,滬指報3,451.94點,漲1.77%;深成指報13,930.37點,漲1.91%;創指報2,698.44點,漲2.53%。兩市合計成交8,649億元(人民幣,下同)。北向資金連續4日淨流入,昨日淨買入162.93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入100.50億元,深股通淨流入62.44億元。

政策利好提振市場信心

題材股昨日活躍、創業板大漲,此前我們多次建議逢低關注科技等題材股,而今,題材股開始逐步兌現,市場也迎來了久違的普漲行情。不過,儘管如此,普漲中還是有些分化的,比如煤炭、有色等資源股表現差強人意,而生物疫苗、科技等題材表現搶眼,集體反撲。需要指出的是,日前監管層重磅發聲下,市場迎來較大提振,無論是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還是引入長期資金,對市場來說都是積極的。

首先來看監管層態度,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提出要進一步提高直接融資比例,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真正把選擇權交給市場,預計市場各主體地位將獲得強化,資金活力被進一步釋放,有利於引導更多長線資金入市,相關政策近期落地存在可行性。

資金面上,央行大手筆超預期向市場注入短期流動性,對沖掉了很大一部分由債市實質性違約潮與年度金融機構結算窗口帶來的資金缺口,風險偏好得到修復。操作上,久違的普漲下,投資者還可繼續持股觀望,但需要注意的是,連續上行之後,面臨年內新高的密集成交,市場或有階段性的回撤需求,這裏不宜再去對權重股進行追擊,更多的要適當地減持撿起持續拉升的順周期板塊。而階段性角度,可適當低吸此前調整相對充分的科技以及醫藥等板塊。

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