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 > 正文

【特稿】華爾街做了正確的決定

2021-01-06

紐交所昨突然推翻數日前要將內地三大電訊股的ADR除牌的決定,市場認為此舉符合中美共同利益,形容這是「華爾街做了正確的決定」。事實上,近年大量中資股赴美上市,華爾街的投行不單作為保薦人,收穫了大量上市費,更藉着入股中資股,賺取大量投資利潤。與此同時,中國近年開放金融市場,美資大行在中國正作大量部署。若美國執意將所有中資股趕走,並且不容許美國資金持有中資股,實力龐大的華爾街勢力,必定會對美國政府百般阻撓。

盼美與華緩和緊張關係

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輸了大選,且餘下約15天的任期,其實全球市場都知道,美國政府打壓中企,存在根本的政治目的,若特朗普成功連任,或許可以挾民意繼續刁難中國。但特朗普已經敗選,作為歷屆總統選戰最大金主之一的華爾街勢力,肯定會對特朗普餘下任期內,涉及中資股的市場政策提出質疑及反彈。

市場認為,美國政府將於本周公布受美國投資禁令限制的中國公司最終名單,若有關名單較原先預期的短少,或制裁的力度較輕,都可視為在華爾街「發功」下,特朗普政府將要屈服,並且期望新總統拜登,能夠與華緩和現時緊張的關係。

中國廣闊市場前景吸引

彭博昨日報道指,美國公司擔心的是,任何針鋒相對的制裁措施的升級都可能會限制他們進入中國這個廣闊市場。去年史無前例地獲得在華大展拳腳空間的華爾街銀行尤其渴望看到緊張局勢的降溫。中國證券監管部門對最新退市決定作出了回應,稱它們毫無根據,並且是「不明智的行為」,但中國證監會沒有列出任何報復計劃。

根據奧緯諮詢預測,到2023年,中國全市場資產管理行業規模預計達到25萬億至30萬億美元;零售客戶的可投資財富預計將提升到約40萬億美元。中國在對外資機構放寬市場准入方面,自去年先後正式取消外資對期貨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證券公司等持股比例的限制,外資機構亦可在獲得監管部門批准後與中資銀行的子公司合資設立理財公司。

目前,東方匯理、貝萊德和淡馬錫控股已和中資銀行成立理財合資公司。彭博昨日報道指,摩根大通正與招商銀行洽談成立理財合資公司。

美大行正招兵買馬挺進

正因為看好中國市場,彭博指,華爾街正在中國大舉招兵買馬,分析師尤其搶手。包括摩根大通和野村在內的投行紛紛在中國重新招聘,使得中國的研究分析師人數連續第五年刷新最高紀錄。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去年中國註冊分析師人數增長了8%,至3,475人,相比之下,顧問公司Crisil Coalition的數據顯示,去年上半年全球12家主要銀行的股票研究總人數減少了12% 。

招聘機構Michael Page駐上海合夥人Jackie Wang表示,外資銀行在獲得多數股權後,增加招聘,中國穩健的經濟增長增強了它們的信心,擴大對從藍籌股到小型公司的覆蓋範圍,為此,他們需要更多的人手。根據該會的記錄,摩根大通自去年3月份啟動其證券合資企業以來已聘用了19位分析師,野村增加了8位分析師。瑞士信貸9月份僱用11名分析師。 ●記者 周紹基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