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 > 正文

葉劉指有業界反對提高主板上市要求

2021-01-06
● 葉劉淑儀指業界反對提高主板上市門檻。資料圖片● 葉劉淑儀指業界反對提高主板上市門檻。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周紹基)港交所(0388)去年11月底發表諮詢文件,建議提高在主板上市公司的盈利要求,以增加公司藉上市來「啤殼」的難度。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稱,近日與多位保薦人和律師進行網上會議,收集業界有關「主板盈利規定」的意見,業界對此表示強烈反對。他們指出,香港現行的上市規定已非常嚴格,且費用極為高昂,部分符合內地A股上市資格的公司,亦不能成功在港上市。即使在要求較低的創業板上市,籌備階段聘任專業人士所需的費用,一般高達2,500萬元,香港中小企只能望門興嘆,不能透過上市集資,令公司得以成長。

葉劉在臉書引述相關人士稱,符合港交所上市要求的絕大部分是跨國巨企。2019年僅15間公司在創業板上市,2020年首11個月更只有8間。然而港交所主板市值驚人,截至2020年11月底,2,528間公司合共市值達到45.74萬億元,為新加坡交易所同期市值約10倍。雖然主板成績驕人,港交所自身作為上市公司,未能良好履行其公營機構的社會責任。葉劉淑儀對此有同感,指情況有如港鐵(0066),興建鐵路以營利優先,若非政府使用「擁有權模式」批出鐵路上蓋發展權作誘因,港鐵對部分人口不足的偏遠地區便拒絕興建鐵路。

恐扼殺經濟多元性

業界認為,港交所的建議措施無疑令香港經濟的多元性進一步萎縮,令香港資本市場的競爭力下降,長遠落後於內地及其他亞太地區的交易所。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市場,港交所身為主要推動者,需要在上市相關監管和便捷性兩方面取得平衡,令香港的資本市場有機地(organically)、多元化地,以及可持續地發展起來。

不過,港交所諮詢建議提高在主板上市公司的盈利要求,目的是提高主板上市公司的質量,對於一些質素一般的公司,可從源頭上作出一定篩選,長遠而言對市場有好處。事實上,前幾年港股頻頻出現一些低市值、低盈利的公司勉強上市,導致上市後股價大跌,最後唯有以「賣殼」為生,這也造成港股一度「賣殼」成風,對港股的聲譽及發展都產生了嚴重影響,後來證監會出手「嚴查嚴打」,才令近年市場環境有一定改善。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