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兩會觀察:淡化增長 布局長遠

2021-03-06

2020年,中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經濟逆勢增長,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全年經濟正增長,並取得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大疫時代驗證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韌性,也為經濟轉型和治理升級提出現實要求。從「國之大者」到民生細小,從解「燃眉之急」到「十年磨一劍」,「十四五」期間及開局之年的政府工作重心變化透出了不少新意。

兼顧經濟反彈民生福祉

2021年或許會是中國經濟重心轉換的重要分水嶺。恰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疫情、大國博弈、民粹主義和科技革命正深度重塑全球經濟格局。新冠疫情不僅帶來全球經濟增長的損失,更導致普遍的民生災難,讓世界各國不得不反思,在追求經濟反彈的同時,更要追求就業機會和福祉改善。

「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已經淡化GDP增長目標,轉而關切民生、呵護微觀經濟、統籌兼顧全面發展。今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6%以上,這一目標低於預期,完成難度不大,而與此同時,政府提出更加嚴苛和高標準的就業、民生目標。

「國之大」離不開「民之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作出不少民生承諾,從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貼再增30元,到企業和群眾經常辦理的事項基本實現「跨省通辦」,為人們日常生活解決「燃眉之急」。「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則謀劃長遠,人均預期壽命再提高1歲,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提高到95%,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65%,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等等民生指標,成為未來五年重要的約束性目標,各項政策指向提高質量和福祉。

堅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如今,中國應對百年變局正主動切換和升級發展戰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都將更多資金、政策支持投向創新、民生、減碳等解決中長期發展瓶頸的領域。當前,中國面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戰,外部環境惡化而內部發展動力轉換仍有阻滯,中國既要突破科技創新的「卡脖子」難題,還要解決經濟增長與減碳發展之間的矛盾。政府需要拿出「十年磨一劍」的果敢與堅持,長遠謀劃布局,努力帶領14億中國人民完成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驚險一跳。 ●香港文匯報記者 海巖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