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財政政策六大重要變化

2021-03-06

赤字率比上年低0.4百分點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今年赤字率擬按3.2%左右安排,比去年的3.6%下調了0.4個百分點。根據財政部在3月5日提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的《關於2020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1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考慮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經濟逐步恢復,今年赤字率比去年有所下調。這樣安排,既體現了財政政策的積極取向,又釋放出中國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明確信號,並為今後應對新的風險挑戰留出政策空間。

不再發行抗疫特別國債

●去年,中國發行了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抗疫特別國債,所籌資金直接下達地方,直接惠企利民,用於保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今年,將不再發行抗疫特別國債。財政部在上述預算報告中稱,發行抗疫特別國債是特殊時期的特殊舉措,目前抗疫等一次性支出大幅減少,地方公共壎芚弘臕有]施建設、保基本民生等支出可以通過正常渠道給予保障,因此不再發行抗疫特別國債。

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規模增加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一方面,今年中央本級支出繼續安排負增長,進一步大幅壓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另一方面,中央對地方一般性轉移支付增長7.8%,這一增幅明顯高於去年,其中均衡性轉移支付、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等增幅均超過10%。

財政直達資金擴容

●今年的財政直達資金不但已經「常態化」,其規模也大幅增加,從去年的2萬億元增至2.8萬億元,中國今年將2.8萬億元中央財政資金納入直達機制、規模明顯大於去年,為市縣基層惠企利民提供更加及時有力的財力支持。

優化減稅降費政策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特別提出,將優化和落實減稅政策,一方面,要繼續執行制度性減稅政策,延長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優惠等部分階段性政策執行期限;另一方面,還要實施新的結構性減稅舉措,新舉措包括:將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起徵點從月銷售額10萬元提高到15萬元。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到100萬元的部分,在現行優惠政策基礎上,再減半徵收所得稅。

新增地方專項債券規模減少

●今年擬安排專項債券3.65萬億元,比上年減少1,000億元。財政部在預算報告中表示,主要是已發行的專項債券規模較大,政策效應在今年仍會持續釋放,適當減少新增專項債券規模也有利於防範地方政府法定債務風險。

來源:澎湃新聞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