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建常態化財政資金直達機制

2021-03-06

香港文匯報訊 據新華社報道,赤字率比去年有所下調,不再發行抗疫特別國債,建立常態化財政資金直達機制並擴大範圍......5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亮出了今年多項財政政策安排,彰顯積極的財政政策提質增效、更可持續。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今年赤字率擬按3.2%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調。當日提交審查的預算報告指出,今年中國赤字規模為3.57萬億元,比去年減少1,900億元(人民幣,下同)。

「隨茪策~我國經濟運行逐步恢復正常,財政對沖風險的壓力有所減緩,具備適當降低赤字率的條件。」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說。

2020年,為應對疫情衝擊,中國發行了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根據政府工作報告,今年不再發行抗疫特別國債。

「這一安排符合當前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經濟穩定恢復的大背景。」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財政廳廳長戴運龍表示,在今年抗疫等一次性支出大幅減少的情況下,保基本民生等可以通過正常支出渠道給予保障。

納入2.8萬億元中央財政資金

與此同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因財政收入恢復性增長,財政支出總規模比去年增加,重點仍是加大對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的支持力度。建立常態化財政資金直達機制並擴大範圍,將2.8萬億元中央財政資金納入直達機制、規模明顯大於去年,為市縣基層惠企利民提供更加及時有力的財力支持。

「審時度勢,積極調整。」在劉尚希看來,這些有「減」有「增」的安排,一方面保持了積極的財政政策支持力度基本穩定,另一方面有利於平衡好促發展和防風險的關係。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