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專題 > 正文

疫苗大考贏高分 產業升級新試題

2021-03-09
●中國已成為全球擁有已上市新冠疫苗路線和種類最多的國家。圖為科興中維的工作人員在新冠病毒滅活疫苗質檢實驗室內進行檢驗。  資料圖片●中國已成為全球擁有已上市新冠疫苗路線和種類最多的國家。圖為科興中維的工作人員在新冠病毒滅活疫苗質檢實驗室內進行檢驗。 資料圖片

專家籲總結經驗教訓 謀可持續發展格局

應對新冠疫苗的「大考」中,中國新冠疫苗交出高分「答卷」--中國已成為全球擁有已上市新冠疫苗路線和種類最多的國家,17款疫苗進入臨床階段,4款疫苗獲批附條件上市,60多個國家授權使用中國疫苗,逾80個國家表達購買需求。中國國產疫苗的研製、生產、銷售、接種全產業鏈正呈現前所有未的「火爆」場景,全國兩會上的代表委員以及業內人士亦開始總結新冠疫苗研發中的經驗教訓,建言謀劃國產疫苗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格局,建立國家級疫苗研發中心、提升疫苗國際臨床試驗能力、設立安全可靠的「人體病毒挑戰試驗平台」,通過此次新冠疫苗促進整體產業的升級,助力更公平的全球公共壎耵v理成為各界共識。 ●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

「人類研究一種全新的疫苗,大概需要10年。去年有人問我能不能研究出新冠疫苗,我說能。一年之後,全球已有這麼多疫苗上市,還有更多的疫苗正在排隊研究,這得益於新技術的發展,以及全球的努力。」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院士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他表示,當前中國新冠疫苗研製處於全球第一方陣,並選擇了最適合本國國情的技術路線布局。

倡建國家疫苗研究中心

不過,與國內的快速獲批相比,中國疫苗在世徽梒揪漪怑]評估進展並沒有想像的那樣快。「人類第一次遭遇這樣的新冠病毒,人類第一次給健康人群廣泛接種新冠疫苗,謹慎一點,是對的,是好的。」高福表示,目前中國有關機構和疫苗企業正在積極與世徽梒晰噫q,相信會有很好的結果。但是,他也指出,中國疫苗之所以在世徽梒斯估中進展較慢,與國內疫情控制較好、國產疫苗必須在海外進行三期試驗導致獲取臨床數據較慢等因素有關。高福並在此次兩會上提交提案,聚焦科技創新與疫苗研發,呼籲國家重視相關領域的基礎投入、人才培養等問題,成立國家疫苗研究中心。

加快國際合作爭發言權

「首次赴海外開展臨床的中國團隊遭遇到了諸多困難,某種程度上也影響了海外三期臨床試驗的效率和進度,這也是雖然國產新冠疫苗均為全球首發,但在三期卻被國際廠家提前公布了臨床數據的原因。」民進中央的相關提案也關注到這一問題,並提出「提升疫苗國際臨床試驗能力」的建議。

新冠疫苗的研製,對於中國整個疫苗產業提升是空前的,加快國際合作是必然選項。民進中央的提案指出,在大健康戰略指引下,中國未來會有許多海外臨床、海外生產及管理經驗的輸出。要積極總結此次海外臨床的經驗教訓,將此次海外臨床搭建獲得的海外合作夥伴與地區轉化為長期夥伴關係,並以此次臨床、商務合作為契機,將生物醫藥產業的國際化繼續推行下去。同時,應推進臨床試驗數據資產化。搭建全球疫苗研發的技術合作平台,積極參與世徽梒插B全球疫苗與免疫聯盟(GAVI)等國際組織的規則制定工作,在國際舞台上爭取更多的發言權。

促其他疫苗出口破壟斷

新冠疫情發生前,全球疫苗市場多年來由以默沙東、輝瑞、葛蘭素史克和賽諾菲為首的四大巨頭公司壟斷,中國雖然是全球最大的人用疫苗生產國,但基本以滿足本國需求為主。疫苗專家陶黎納向香港文匯報表示,從疫苗種類說,中國已是世界上擁有疫苗種類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其中戊肝疫苗和手足口疫苗目前只有中國有生產。從疫苗出口的角度,近10年來中國才開始重視。「新冠疫苗的出口量和出口國家數,肯定是史無前例的,而且很可能後無來者。」陶黎納表示,這是中國疫苗產業向全球展示中國效率與質量的機會。目前看來,中國疫苗把握得很好,相信將來一定會帶動其他疫苗的出口,例如流感疫苗、肺炎13價結合疫苗、宮頸癌疫苗等。

「在全人類共同的疫情威脅面前,疫苗不應該成為某一個或某些國家壟斷的稀缺品。」中國政法大學全球化與全球問題研究所副教授戚凱在談及新冠疫苗全球分配不公時向香港文匯報說,中國疫苗出海,相信會為推動全球公共壎耵v理改革、進一步提升疫苗的公共品屬性作出重要的貢獻。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