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專題 > 正文

業界倡「人體挑戰試驗」 助疫苗篩選

2021-03-09
●科興中維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克爾來福的西林瓶裝包裝線。資料圖片●科興中維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克爾來福的西林瓶裝包裝線。資料圖片

「常規防疫措施太好,導致三期臨床試驗不得不轉移到國外去做,這是一個不可調和的矛盾。」疫苗專家陶黎納建議,中國應盡快引進人體挑戰試驗,這樣即便沒有自然感染病例,也可以通過人工模擬的方式實現感染和疫苗效果觀察。上述觀點是部分業界專家的共識。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公共壎芩{床中心主任朱同玉提出了「關於設立安全可靠的『人體病毒挑戰試驗平台』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的提案。

針對致病原缺位作科技儲備

朱同玉表示,跨國製藥廠商正在加速進行針對變異病毒株的疫苗研發,中國自然也不能落後。他的提案建議,要從禦敵在前、科技儲備在先的角度出發,針對國內暫不存在的致病原進行「人體挑戰試驗」的臨床研究,建議建立開放和共享的國家級科研基礎設施和平台,儲備疫苗早期研發實力。

今年2月,英國成為全球首個批准開展關於新冠病毒人體挑戰試驗的國家,計劃針對多種新冠變異毒株進行挑戰試驗。朱同玉向內地媒體表示,從1980年代至今,西方國家已經開展過多個霍亂、流感等感染致病原的人體挑戰試驗,並取得了疫苗上市的成果,「而我國還從未進行過類似的試驗,在全球大流行環境下,這可能會令我們處於弱勢地位」。

屬戰略必爭的關鍵核心技術

朱同玉表示,疫苗早期研發的體系化建設是事關長遠和全局的科技戰略制高點,屬於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是戰略必爭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也是改善民生、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領域,建立綜合性極限研究手段、進行體系化方向發展迫在眉睫。由於「人體挑戰試驗」可以通過系統設計而進行,從而能夠在疫苗研發的早期,快速回答大量關鍵性問題,極大地提高了對有希望進入後期臨床試驗的疫苗的篩選能力。目前,中國疫苗產、學、研綜合實力已具有一定規模和格局的情況下,該平台的建立能為未來國內疫苗的研發、上市和審評建立平戰結合、長期獲益的基礎條件。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