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選委成生力軍 立會迸新火花

2021-04-19
●立法會將加入40名選委會界別議員,政界人士認為,此舉可令議會在審議法案或議案時更貼合香港社會實況。圖為市民早前簽名支持完善選舉制度的決定。 資料圖片●立法會將加入40名選委會界別議員,政界人士認為,此舉可令議會在審議法案或議案時更貼合香港社會實況。圖為市民早前簽名支持完善選舉制度的決定。 資料圖片

政界:利創跨界合作空間 更顧及港整體利益

新一屆立法會將加入40名選舉委員會界別的議員。他們的提名、選舉產生方法,以及立法會議員的全新組成等,皆為未來立法會工作帶來更多新的可能,為治港隊伍碰撞出新的火花提供機遇。

多名政界人士近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分析,新機制下選出的議員不僅會更顧及香港整體利益,還會因為嚴格的提名要求在選賢時精益求精,不同界別更緊密的溝通亦為跨界合作創造空間。議員的多元背景,也給行政機關提出更高要求,想必未來只有更貼地、更符合利益的政策才能成功說服議員通過。●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

【優點1】減政治爭拗 利聚焦民生

日後由具廣泛代表性的選委會選出的40名立法會議員,將代表選委會各界委員的最大公因數,令議會日後運作時更顧及社會整體利益。有現屆及前任立法會議員表示,立法會過往受攬炒派拉布影響,很多技術性的條例修訂或聚焦民生的政策都胎死腹中,相信立法會日後多了40名選委會界別的議員後,將令立法會走出往日政治爭拗的漩渦。

經民聯副主席、立法會商界(第一)議員林健鋒表示,選委會本身的組成具廣泛代表性,委員對香港各階層和各界別都有深入認識,能夠充分反映香港社會的整體利益,因此獲得選委會認同的40名立法會議員,必定具有充分代表性,日後亦會更顧及香港社會的整體利益。

工聯會立法會前議員鄧家彪表示,歷屆政府一直致力處理房屋短缺及強積金對沖等議題,但過往受各種政治爭拗和攬炒派議員無理拉布影響,《2016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和《2014年版權(修訂)條例草案》等技術性的修訂最終都被拖垮,相信立法會日後多了40名選委會界別議員的助力後,將有利減少政治爭拗,聚焦民生。

他直言,特區政府日後處理觸及既得利益者的民生議題時,不能再單靠各界別自行溝通,必須更有主導性,才能有效落實利民政策。

【優點2】設提名限制 利選賢與能

在新選舉制度下,立法會議員候選人須獲得10個至20個選委會委員的提名才能參選,且必須獲得選委會每個界別至少兩名委員的提名,而每名選委會委員則只能提名一名候選人。受訪的政界人士表示,相信該機制會令選委會委員更謹慎地作出提名,選出他們認為最有能力帶動香港發展的候選人,精益求精。

全國政協委員、新界鄉議局主席劉業強表示,每位選委會委員只能提名一位候選人的規定,有助確保候選人的質素、精益求精。

他相信選委會委員除了顧及香港社會的整體利益,亦具國際視野,他們必定會提名愛國愛港,並有利推動香港經濟和民生發展的合適人選。

民建聯副主席、立法會議員周浩鼎表示,有關規定令選委會委員必定要詳細審查該參選人的理念、背景和能力,加上每個候選人必須在5大界別都取得提名的要求,有助確保候選人的質素,日後當選者亦會從社會整體利益出發,不會側重某方利益。

他認為,有關規定正好體現中央和特區政府希望選出認真做好民生工作的人,防止再有攬炒派議員利用議會平台拖垮民生福祉。

【優點3】促跨界互補 利議案貼地

跨界別合作是未來發展趨勢。由選委會選舉產生的40名立法會議員,必須與選委會多個界別產生聯繫。有立法會議員認為,不同界別的議員各有長處和短板,有關安排有助促進跨界別合作,取長補短,有利推進香港發展和政策的創新。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柯創盛表示,選委會的5大界別具有廣泛代表性,由選委會選出的40名立法會議員也會對社會各界有一定認識,了解跨界別協作的情況。他們加入立法會有助促進跨界別的協作,不同背景的議員可以互補不足,令議會在審議法案或議案時可以更貼合香港社會的實際情況。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健表示,過往立法會的工作容易受限於局部地區或部分行業的利益,令政府推行政策時受阻,而未來由選委會選出的40名立法會議員會對社會不同階層都有一定認識,相信他們可以透過協作,令立法會進一步優化政策,推動本港發展。

【優點4】助議會多元 利立法把關

特區政府提出的法案,必須獲出席會議的全體議員的過半數票才會通過。由於過往數屆立法會只得地區直選和功能界別兩種議席分組,不同地區或業界的聲音會影響議員的取態,因此政府幾乎只需視乎法案或議案涉及的範疇,就能預計其提交的法案或議案會否獲立法會通過。有立法會議員分析,由於日後有40名立法會議員由代表社會整體利益的選委會選舉產生,特區政府很難預計他們的總體立場,加上攬炒派離開議會後,不會再出現政治立場綑綁投票取態的情況,整個立法會的聲音將會更多元化,故政府提交法案或議案時必須加強游說工作。

經民聯副主席、立法會議員梁美芬認為,40名由選委會選舉產生的立法會議員來自不同背景,各有其專長和關注點,而且攬炒派離開議會後,不會再出現政治立場綑綁投票取態的情況。

她指出,建制派議員有健康的議政環境表達更多元聲音,因此政府日後不能以為建制派會「奉旨」通過政府提交的法案或議案,並應加強政策解說工作,這個過程有助不同議員背後的圈子乃至整個社會更理解政府政策,從而提出更符合民情的優化建議。

新民黨副主席、立法會議員容海恩表示,除了政府提出的法案,由議員個人提出的議案、法案和對政府法案的修正案,均須經分組點票通過,日後立法會加入選委會界別議席後,擬提出法案或議案的議員亦必須與其他議員加緊溝通。

她坦言,這將提高通過難度,但相信立法會日後的組成更能吸納代表廣泛市民的聲音,令通過的法案或議案更貼近社會訴求。

【建議】盼設諮詢平台 方便廣納民意

選委會日後會參與提名所有立法會議員候選人,那麼,代表不同界別的選委會委員,是否需要有渠道接觸相應界別的市民?受訪人士表示,雖然暫時未有具體機制的構想,但政府可以考慮提供不同平台,讓市民能向對應界別的選委會委員表達關注和意見,相信有助選委會委員提名最適合的人參選。因應一般市民在獲得足夠提名後就能參選立法會選委會界別,有政界人士建議特區政府可向有意參選的市民提供接觸選委的渠道,創造更多為治港隊伍選賢的機會。

經民聯副主席、立法會議員梁美芬表示,雖然暫時未有具體機制的構想,但認為特區政府應為選委會提供諮詢會等平台,讓選委會委員聆聽不同界別及地區市民的意見,例如他們較關注的議題、該行業或地區的實際情況等,從而讓選委會委員提名立法會議員參選人時,能更好地衡量參選人是否真的熟悉相關事務及具備足夠的議政能力,又相信選委會在過程中會盡量考慮不同聲音,公平公正地作出提名。

新民黨副主席、立法會議員容海恩表示,日後選委會的職能包括提名行政長官和立法會議員候選人,並選出行政長官候任人和部分立法會議員,故特區政府應考慮提供平台,供市民聯絡相應界別的選委會委員,向他們反映意見,從而更好地作出提名。

因應一般市民獲得足夠提名後就能參選立法會選委會界別,容海恩建議特區政府可向有意參選的市民提供聯絡選委會委員的特定渠道,讓他們闡述自己的理念和對不同政策的取態,相信有利選委會委員找出適合的參選者。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