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人民政協 > 正文

全國政協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 打好核心技術攻堅戰 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1-05-20
● 5月14日,十三屆全國政協第49次雙周協商座談會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主持會議。 新華社● 5月14日,十三屆全國政協第49次雙周協商座談會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主持會議。 新華社

5月14日,全國政協召開「在重點領域加快啟動新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雙周協商座談會,全國政協委員為做好重大專項這篇大文章匯聚智慧和力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主持會議。他指出,今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緊緊圍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協商議政是全國政協的工作主線。要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處理好政府與市場在創新資源配置中的關係,完善項目遴選、投資決策、實施監督、成果評價、收益分配、部門協調等機制,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助力科技自立自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綜合報道

布局事關國計民生科技項目

委員們建議,盡快總結評估《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確定的重大專項實施情況,做好集成電路等相關專項梯次接續工作。要加快啟動重點新材料研發及應用、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生物育種等新的重大科技項目,支持工業軟件、草原種業、新發突發傳染病防控、高海拔地區醫療保健藥物和設備等研究開發,為經濟主戰場和人民生命健康提供科技保障。要重視發揮企業在組織實施重大科技項目中的作用,打造一批產學研創新聯合體,構建科研、設計、工程、生產、市場為一體的科技創新鏈條,填補從實驗室成果到市場化產品的鴻溝。要依託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性科技創新平台,布局一批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科技項目,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打造「雙循環」戰略節點。要改進項目組織管理方式,實行「張榜求帥」「揭榜掛帥」等制度,擴大科研自主權和人財物支配權,改變「盯茈擢下蛋」的評價導向,建立健全寬容失敗的機制,最大限度激發項目參與主體的積極性創造性。要營造良好的科技創新生態,淨化學術環境,嚴格知識產權保護,引導和規範科技人才有序流動,提高國家科技計劃對外開放水平。

重大專項是一劑「特效藥」

重大專項走過了十四年,它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又有哪些成功經驗和有益做法?委員們有茯萓P的感受。

全國政協委員袁志明表示,去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完成了病原鑒定、序列測定和病毒分離,並及時與世界分享了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在此基礎上,快速研製出了檢測試劑產品,聯合研製出全球第一個進入臨床試驗的滅活新冠病毒疫苗,為我國戰勝疫情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撐。這些成果是國家重大傳染病防治重大專項實施十年來,我國傳染病防控能力得到顯著提升的具體體現。

全國政協委員周玉梅坦言,集成電路一直是國家高度重視的領域。由於自身基礎薄弱,以前「缺芯少魂」的問題十分突出,與國外相比存在巨大鴻溝,導致我國信息化建設對外的依存度過高,進而反過來制約了信息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實施重大專項,核心器件關鍵技術與國外差距比專項啟動前大大縮短,對提升全行業發展的自信心、助力中國在核心技術上的趕超和跨越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全國政協常委劉忠範更是直言,重大專項是解決諸多「卡脖子」問題的有力抓手,是治好科技工作者「心病」的一劑「特效藥」。此外,重大專項堅持以企業為主體、與市場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全產業鏈創新,實現了出成果、有產品、能應用,還通過專項實施,聚集了一批產業中堅力量,培養和引進了一大批優秀人才。

關於人才問題,劉忠範說,重大專項也好,其他科學研究也好,都不是關起門來搞研究,必須全方位深化科技開放合作,而人才合作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應迎難而上,制定更為積極的全球人才戰略,大幅度擴充人才蓄水池,實施更加公開透明、開放包容的人才政策。劉忠範提出關注重點對象按「先亞後歐,先東(歐)後西(歐),華(華人)夷(非華裔)並進」穩步推進的想法。建議以新的人才計劃,吸引大批外國青年學者和華人學者來華歸華工作。

探索重大專項管理模式

每個重大專項都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謀篇布局」之後,還涉及項目立項、預算評審、經費撥付、績效評估和驗收等多個管理環節,如果相關管理機制和制度不完善,勢必會造成由管理效率低下引發的研發效率下降。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王東建議進一步探索重大專項管理模式,建立項目遴選和組織新機制、建立以「放、管、服」為核心的重大專項管理機制和有利於重大專項成果產業化的制度機制。要堅決廢除論資排輩,推動技術總師負責制;部分專項探索可採用「紅軍」「藍軍」競爭機制,同時從不同路徑尋找最優解決方案;重大專項成果要更加以市場適用性為導向,建立用戶考核產品、下游考核上游、整機考核部件的結果導向型考核機制,避免僅依靠技術指標和產品樣機就完成驗收。

王東認為,應相信頂尖科學家的判斷,將項目管理權和經費使用權真正下放給項目承擔單位和帥才科學家,擴大重大專項方案調整、經費使用調整的自主權,對科研經費的審計標準要有別於其他財政經費的審計標準,從「管理科研」向「服務科研」轉變。加強關鍵節點的考核評價,確保項目「放得出、攏得住」。

這一點與劉忠範的觀點不謀而合。劉忠範認為,設定不能觸碰的「紅線」後,經費使用應大膽放權,同時大幅減少行政主導的過程評估,改變「盯茈擢下蛋」的現行評價機制。同時,還應破除「一切向錢看」的過度市場化和碎片化激勵機制,實行薪酬包乾制,不與帽子、成果、經費等掛u。倡導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讓更多的心躁動起來想做事,讓更多的人安靜下來能做事。

在王東看來,重大專項成果的多渠道轉化,需要「管事的」部門和「管人的」部門共同推動科研人員職務成果所有權和長期使用權相關政策真正落地,制定經費投入、使用、成果轉化盡職免責負面清單和容錯機制。此外,地方政府也必須為重大專項產業化落地提供政策服務和保障。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