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少南 廣東省政協委員 香港金融發展協會顧問
多年前,有人曾給國家有關主管部門,呈遞過中國大外宣的建議。其中提議之一,就是爭取在境外與著名國際傳媒機構、非政府組織等合作,用外國普通人的邏輯思維模式,在他們喜歡看和收聽的節目中,融入中國元素與信息。
這解決了中國媒體在境外「落地」而不融入市場的問題,切勿用推銷的邏輯思維方式,用我們的傳統語境和習慣,找幾個外國人(高價的播音或主持),生硬地「宣傳」。
最近發生的新疆棉花事件,再一次提醒我們,思考如何才能在國際上講好中國故事。策略和方法的選擇,非常重要、也非常迫切。
美國這次拿新疆棉花說事,不僅在國際輿論場上,站在「政治正確」的國際高度,同時,還深深的抹黑了中國,提高了新疆以及區域市場的治理成本,挑唆了著名企業與中國市場和消費者的關係,惡化了中國通過國際商貿公司與外部主流世界建立的經濟與貿易聯繫,一定程度上,也比較嚴重的影響了中國和外部的政治聯繫。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新疆棉花,看似和一般人生活離得很遠,但它卻是新疆的支柱產業。 與之相關的,是高達數千億美元的紡織產業鏈(棉紡和服飾生產、加工、進出口、終端消費),這是中國最重要、承載就業最多的優勢產業鏈之一。
這次,美國什麼像樣的投入都沒有(零成本),除了在國際主流媒體上發幾篇文章,鼓動智庫與學者寫幾篇無中生有的誣衊報告,或者讓幾個政客出幾張臭嘴,在網絡、電視上做幾次節目,這個議題就被成功設定,就成了一個爆炸性事件。
美國學者,提出過「軟實力」概念,很明顯,新疆棉花事件,就是這個概念的具體運用。他們要折騰一個國家,要製造一個事件,可以說是太簡單了,成本低到忽略不計,而由此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則往往是天文數字。
其實比軟實力更重要的,是一個國家的巧實力。相比之下,中國的硬實力,雖然這些年和美國快速的接近,但是在軟實力、巧實力的理解與使用上,還存在很大差距,還有明顯短板。至於在這次棉花事件中,對方如何具體實施其軟實力和巧實力的策略和方法,大家一定會想到四兩撥千斤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