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39歲印傭初確 28天無源恐斷纜

2021-05-23
●何文田伯爵街伯爵園,昨日黃昏有身穿防護衣人員出入。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何文田伯爵街伯爵園,昨日黃昏有身穿防護衣人員出入。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張竹君強調只有大規模接種 市民生活才能恢復正常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再現暗湧,昨日新增一宗確診個案,為29歲新來港印傭。患者經21天酒店檢疫後到深水黧袓@I第5A座僱主家中工作,在接受強制檢測時發現呈陽性,壎籵嬝@中心認為社區感染可能性低。不過,一名抵港3個月的39歲印傭昨日被列為不明源頭初確病例,倘最終確診將列為本地病例,連續28天無不明源頭個案可能斷纜,更反映香港的入境檢疫政策仍有漏洞。有專家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建議,特區政府應為抵港者一併進行抗體檢測,及繼續為外傭進行強檢。壎籵嬝@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則強調,只有大規模接種疫苗達至群體免疫,巿民生活才能恢復正常:「現在已有疫苗,不知大家還在等什麼?」●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

相隔多天後,壎籵嬝@中心昨日再次舉行疫情簡報會。張竹君在簡報會上透露,昨日確診印傭於上周日(16日)離開檢疫酒店到匯璽僱主家中,其間只帶狗隻到樓下散步,沒有和他人接觸,至上周四(20日)經強檢才發現確診,病毒CT值達30至38,即病毒量極低,入院後檢測為「不確定」,抗體測試則呈陽性,反映患者早已染疫。至於有否感染變種病毒,則仍有待檢測。

「她很大可能在印尼受感染,其他機會或者是在機上(染疫),同一班機有另外3宗確診個案,但並非坐在附近,酒店員工及同層住客亦沒有確診。新冠病毒抗體要(痊癒後)10天才呈陽性,她離開酒店數天,在社區感染機會低。」壎芵p暫時將之列為本地個案,待其他密切接觸者有檢測結果再作分類。

印傭僱主一家五口、司機、陪月員、8名曾到訪僱主家中的親友,及兩名有接觸外傭及中介共18人均要檢疫。特區政府於前晚將匯璽共用出入口的5A及5B座納入強制檢測範圍。

昨日,香港還新增一宗初確個案,患者亦為一名印傭。她於今年2月抵港,曾在何文田伯爵園準僱主寓所住一個多月,上周三(19日)至昨日在油麻地寶寧大廈B座僱傭公司宿舍與另外4名外傭同住。

由於擬於今日回印尼,患者於前日往檢測後初步確診。若覆核證明確診,極有可能屬於本地個案。目前,約有11名與患者緊密接觸者要檢疫,曾居住的兩棟大廈亦納入強制檢制公告。張竹君認為,該印傭或為復陽個案,因為患者病毒量低,很多時未必檢測到。

醫生倡印傭通過檢測才來港

被問及29歲確診印傭上月才來港,檢疫期間未驗出染疫,是否存在檢測漏洞,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對香港文匯報表示,目前的輸入個案主要來自印尼的外傭,但檢疫安排仍有不足,建議特區政府規定僱傭公司安排印傭先在當地檢疫14天,並通過病毒檢測才來港,抵港後亦要檢測抗體,確定有否曾受感染,以免因病毒量低出現假陰性。

他並認為,來自印尼等高風險地區者不應在指定酒店檢疫,以免有可能出現交叉感染令病毒流入社區,並建議將他們送往檢疫中心隔離,以及延長檢疫期至28天。

入境者檢疫安排已加強

張竹君在簡報會上表示,特區政府已加強入境者檢疫安排,抵港後第三天、第七天、第十二天及第十九天均要檢測。目前,政府暫未考慮進行抗體測試,但不排除日後有此安排。

針對初確印傭有可能反映社區仍有傳播鏈,張竹君坦言,香港難徹底清零,病毒不會走。香港已經和病毒共存一年多,用很多方法如要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措施令疫情維持低水平,但總不能長期維持這些措施,唯一徹底措施是接種疫苗達至群體免疫,惜本港接種率仍不高。

張竹君此前已以身作則,接種了復必泰疫苗。她希望香港加快接種形成屏障,日後一旦通關及放寬措施,疫情也不容易再來。「之前做這些防疫措施為等疫苗面世,現在已有疫苗,不知大家還在等什活H」

梁子超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亦表示,接種疫苗仍是最終極解決方法,特區政府要鼓勵巿民加快接種,其間仍須維持防疫措施,以免過早放寬可能疫情會反彈。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