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鵬情萬里】關於疫苗接種的世道人心

2021-06-02
●圖片是舊年拍攝於疫情稍稍轉好之後人來人往的旺角街市。 作者供圖●圖片是舊年拍攝於疫情稍稍轉好之後人來人往的旺角街市。 作者供圖

趙鵬飛

隔了一座窄窄的羅湖橋,接種新冠疫苗的熱情,彷彿進入了不同的季節。橋那邊的深圳廣州,烈日炎炎,盛暑天氣,全城的民眾,頂荌疝禳A大排長龍,四處撲針。朋友圈堣W傳的照片和短視頻,一遍一遍重播荓絢堿怑]的高漲熱情。橋這邊的香港,壎糽x員和公共壎秅霅悸滷M家連日來都忍不住哀嘆,接種疫苗的計劃,已經實施3個月了,打完兩針的人居然不足13%。如果民眾繼續對疫苗接種保持猶豫不決的態度,到了8月底,香港會有大約84萬針復必泰的疫苗面臨過期,還有已經訂購尚未到貨的550萬針復必泰疫苗,很大可能得捐贈給其他地區。

面對同一種病毒,只因為隔了一座橋,就表現出截然不同的防禦態度,其中的弔詭之處,早已與疫苗的產地無關。熟知病理且洞曉人心的張文宏醫生說,害怕打疫苗是人性問題。確實如此,不止是香港,放眼全世界,人性的複雜多變和不可捉摸,已經成為人類是否能早日戰勝這場世紀病毒最大的變數。

疫苗未被研製出來,焦慮於病毒和疫苗哪個跑得更快。疫苗問世之後,糾結於究竟哪隻更安全更有效。疫苗供應短缺,質疑政府是否有能力搶購到足夠多的疫苗。疫苗終於可以人人免費接種了,又開始算計,打針是不是應該有獎勵、有假放、有獎抽?全然模糊了接種疫苗的真正目的,是為了保護自己保護他人,控制疫情,讓生活早一日回到疫情前,世界自由往來的樣子。

對於通過誘因來提高疫苗接種率,我其實並不支持。人終歸是群居的理性動物,需要為公共安全和自我行為,付出應有的操守。對於人群中佔比較少的特殊人群,我們應該保有寬容和理解。更多思想和身體都健康的人,理應承擔起該承擔的社會責任。這其中,公務人員、醫護人員等肩負公共服務崗位的人群,更應義不容辭地率先接種。疫情如戰場,既然軍人在戰場上的天職是服從,那麼選擇把為公眾提供服務作為終身職業時,也應該具備在有需要時,積極作出表率的心理預期。讓更多的人得到保護,這才是超越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的普世價值。

很顯然,我的想法還是過於理想化。利益驅動作為誘因,是短期內提高疫苗接種率,最立竿見影的做法。果然,當城中有地產商表明願意為接種疫苗的人群,捐出一套價值千萬的房子抽獎時,疫苗接種預約的人數應聲大幅飆升。後續,必定還會有一大波刺激接種疫苗的誘因,陸續襲來。

疫情爆發迄今為止,在全球付出高達1.7億人感染、355萬人失去生命、各國停擺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之後,通過無數醫護和科學家的艱辛付出,關於新冠病毒我們獲得了這樣幾點確定的寶貴認知:政府的治理能力與民眾的積極配合,是成功控制疫情的關鍵;病毒變異是自然規律,新冠病毒已成為人類「常駐病毒」;標靶藥物雖仍未取得重大進展,但終究會問世,現有藥物與疫苗協同使用,新冠肺炎病死率將大幅下降;群體免疫的形成,必須依靠足夠多的人接種疫苗;接種新冠疫苗,是世界重回正軌的唯一渠道。

很可惜,仍然有很多政客和民眾,出於對自身得失和利益的反覆計算,始終處於叫不醒的狀態。

鍾南山院士說,未來可能要定期接種新冠疫苗。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鍾院士的判斷很大可能會成為現實。最早接種國藥疫苗的阿聯酋和巴林兩國,先後宣布將為國民接種第三針疫苗加強針。好消息也正在不斷湧現,隨茼U類技術路線疫苗的不斷被研發,之後投產的新冠疫苗,不僅只需打一針,甚至口服或噴鼻式的疫苗也將陸續問世。屆時,快速、大規模、便捷式的接種方式,必然會消解掉未來因為需要定期打疫苗而產生的厭煩情緒。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