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克勤 立法會議員
嚴防第五波疫情的最佳辦法,就是盡快提高疫苗接種率。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指出,政府和市民仍要謙卑,保持最高警覺,預料疫情秋冬仍會爆發,應有所準備,他認為接種率要超過八成。香港距離這個目標尚有一段距離,如何在入秋前「完成任務」,不僅政府要出力,社會各界、每位市民都應各出其謀,鼓勵更多市民接種。
首先,必須澄清關於疫苗的假新聞。香港接種率低,很大因素是由於個別媒體渲染假新聞,令市民覺得「疫苗對身體有害」「打疫苗會死人」,再加上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干擾防疫,與政府唱反調,令接種疫苗「好處多過壞處」的信息未能有效傳播。
袁國勇以專家身份駁斥針對疫苗的謬論,做法非常好。筆者知道有些人之所以不接種,是希望等到最後一刻才接種;但他們不知道有些疫苗有限期,過期就不能接種。現在全世界都爭相搶購疫苗,如果疫苗因為無人接種而導致過期,以後藥廠可能不會再供貨給香港,而優先供應給有需要的國家或地區。專家一再強調,沒有證據證明疫苗直接導致死亡。至於在外國發現有機會導致血栓的兩款腺病毒載體疫苗,都沒有在香港使用。市民不要被誤導,應消除對疫苗的抗拒心態。
政府有關疫苗宣傳,過於學術地解釋疫苗的功效、成分,沒有針對市民的擔憂,未能以人性化的角度排解「疫苗猶豫」,政府的疫苗接種公關宣傳有待加強。
早前,政府推行「疫苗氣泡」,目的是要把有接種疫苗和沒有接種疫苗的顧客區分開來。政府表示,當下一波疫情爆發時,禁止未打針的市民進入9大特定處所,並表示不會再推行「一刀切」防疫措施,改為按打針與否釐定社交距離限制,這個安排相當合理。
除非特殊原因,否則人人都應該接種疫苗,這樣做不只是為了個人健康,更是為了社會公益。接種疫苗是一種有公德心的行為,無故拒絕接種疫苗實有損公益,對這些市民施加嚴格的限制並無不妥。
在提供接種誘因上,商界發揮了積極作用。近日有發展商推出「打針送樓」大抽獎,又有慈善基金送出巨額信用卡免找數簽賬額,港鐵、海洋公園等亦加入行列。消息一出,接種預約數字立即上升。商界主動造福社會,提供一些政府不能提供的經濟誘因鼓勵打針,值得肯定。
只要能夠幫助政府有效施政,任何人士、任何界別都應該出力。各行各業各展所長,貢獻力量,一同為戰勝疫情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