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暮色下的鄱陽湖景令人神往
本報駐江西記者 李清平、李洢
地處江西省西北部的鄱陽湖,猶如一顆鑲嵌在中國腹地的璀璨明珠,吸引了世界的目光。這不僅僅因為她是我國的第一大淡水湖,至今保有面積達5,100平方公里;也不僅僅因為她是亞洲最大的淡水濕地,每年都要迎接南來北往的300多萬羽候鳥;更重要的是因為她目前依然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中水質最好的「一湖清水」,國家殷切期盼鄱陽湖的永續清澈,江西4,300萬人民則把她當作母親湖細心呵護。「保護和發展」的命題,已與鄱陽湖的命運緊緊連在了一起。鄱陽湖將有怎樣的述說,本報今天起將連續報道。
鄱陽湖位於中國江西省西北部,是僅次於青海湖的中國第二大湖,也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上承江西省內贛、撫、信、饒、修五河之水,下接長江。在正常的水位下,湖的面積達3,914平方公里,容積達300億立方米,湖深平均為8米。
南昌大學環境工程系博士生胡春華,自2004年「鄱陽湖環境與資源利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創建,就負責鄱陽湖野外採樣。他告訴記者,鄱陽湖水系是水流最終匯集鄱陽湖,再由湖口注入長江的數千條大小河流的總稱,一條條晶瑩綿長的河流年平均入湖水量約為1,500億立方米,最大時達2,300億立方米,是長江的一級支流。
目前,鄱陽湖湖面南北長達170公里,東西寬為74公里,周長600公里左右。她的水面因季節變化伸縮性很大,汛期水位上升,湖水陡增,水域遼闊,波湧連天;枯水期洲灘裸露,水流歸槽,湖面僅剩幾條蜿蜒曲折的水道,水體面積不足1,000平方公里,而湖草應時茂盛,頗有「洪水一片,枯水一線」的景觀。
宛如巨龍腰間葫蘆
大自然在設計江西時,匠心獨運,東西南北一周,依次安放上武夷山脈、大庾嶺、羅霄山脈、九嶺山、幕阜山和懷玉山脈,圈定了群山環峙中的贛鄱大地;又在贛鄱大地的北面跺跺腳,讓整個地勢傾斜,形成了自南向北,由邊向內的大盆地,盆地最低處,就是鄱陽湖。
發源於周圍山脈的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水五大河流和眾多的小河,日夜兼程向鄱陽湖匯集。鄱陽湖外形像個葫蘆,歷史上,鄱陽湖曾名「彭蠡澤」,所謂「蠡」,就是用葫蘆做的瓢。
在中國的版圖上看,鄱陽湖位於長江中下游的南岸,北面有一條瓶頸般的狹窄水道與長江相通,很像繫在長江這條巨龍腰間的一個寶葫蘆。
溫總指示好好保育
有資料表明,上世紀60年代,鄱陽湖的水質是貧營養化。80年代後,水質呈現出中營養化,現在基本維持在二到三類。
儘管注入鄱陽湖的水質量有的並不高,不過,這些水到了鄱陽湖後,在湖的中心區水質都會自動達到二類。這表明,鄱陽湖有巨大的自我淨化功能。在洞庭湖、太湖、巢湖等幾個大湖水質相繼惡化後,鄱陽湖被譽為國內最後的「一湖清水」。
溫家寶總理曾幾次就江西的生態環境問題作出重要指示,首肯之中充滿著期待:「要保護好鄱陽湖生態環境,使鄱陽湖永遠成為『一湖清水』。」他又說:「像江西這樣好的生態環境,在中國已經不多了,一定要保護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