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2月9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熱點追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以色列明大選 鷹派重新崛起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2-0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武裝衝突陰霾籠罩下,以色列明日舉行議會選舉,保安議題成為主宰選情的關鍵,造就右翼勢力重新崛起,在民調中領先的鷹派候選人內塔尼亞胡有望強勢回歸,再次成為總理。然而,內塔尼亞胡的強硬立場,與主張向伊斯蘭世界伸出橄欖枝的美國總統奧巴馬相悖,美以關係恐受損。

 以色列超過520萬名合資格選民,周二將投票選出120位國會議員。由於以巴衝突最近成為焦點,根據多項最新民調顯示,右翼政黨支持率高企,當中以利庫德集團候選人、前總理內塔尼亞胡的支持率領先,估計該黨可奪得25至27席;現任外長利夫尼領導的前進黨緊隨其後,預計可取得23至25席;極端民族主義分子利伯曼帶領的以色列家園黨預計奪18至19席,成為以國第3大政黨,而由防長巴拉克領導的工黨只能淪為第4大黨。

對抗威脅論 深得民心

 按照目前形勢,內塔尼亞胡與利夫尼選情拉緊,無論誰勝出大選,預計都無法取得足夠國會議席自組政府,或許要拉攏以色列家園黨組成聯合政府,利伯曼有望成為「造王者」,令右翼勢力在以色列政壇更舉足輕重。

 分析家以3大因素解釋以色列右翼回朝的原因,分別是真主黨、哈馬斯和伊朗。專家指出近年以色列接連與黎巴嫩真主黨和加沙的哈馬斯開戰,令以色列人相信若放棄土地,只會招致更多襲擊,這種信念使內塔尼亞胡提出對抗威脅而非追求和平的主張深得民心。

 內塔尼亞胡日前出席一項安全會議時表示,以色列根據和平協議放棄的土地,將被極端分子掠奪,他建議集中改善巴勒斯坦的經濟,而非建立一個獨立國家,言論遭受巴人和國際社會反對。雖然各候選人都主張強硬對付哈馬斯,但以內塔尼亞胡的立場最強硬,他說:「除了把在加沙的伊朗支持政權連根拔起外,別無選擇。」

內氏強硬 恐阻中東和平進程

 尋求成為以國歷來第2位女總理的利夫尼盡最後努力拉票,由於20%游離票中過半數為女性,她鎖定爭取女性選票,希望後來居上,她在競選集會上呼籲選民見證她改變男性主導以色列政壇的模式。

 有分析指出,若鷹派的內塔尼亞胡當選總理,中東和平進程將受阻,與主張以新策略處理中東事務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可能產生衝突,損害美以關係。曾參與制訂《奧斯陸和約》的貝林則認為,內塔尼亞胡1998年任總理時,曾在美國施壓下與阿拉法特簽署和約,內塔尼亞胡現在也可能在奧巴馬施壓下作出讓步。   ■法新社/美聯社/《每日電訊報》/《星期日泰晤士報》/路透社

巴人望奧巴馬 挽救和平進程

 內塔尼亞胡有望回朝,巴勒斯坦人難免誠惶誠恐,他們對於這名前以色列鷹派總理當年掌政時推倒《奧斯陸協議》記憶猶新,目前只好寄望美國總統奧巴馬出手,挽救岌岌可危的以巴和平進程。

 在這敏感時刻,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不願公開表態支持哪位候選人,主席阿巴斯強調說:「巴人將與以色列人選擇的任何人選合作,但不能把我們帶回起點。」

 巴人談判代表埃雷卡特表示,若以色列新政府拒絕和談,國際社會尤其奧巴馬政府應準備採取強硬態度,表明以色列再沒有和平夥伴。他說:「如果下任政府繼續殖民活動,並拒絕解決巴人立國問題,將不會再有和平進程。」

 有以色列民間組織認為美國的角色將具決定性,問題是奧巴馬是否願意向以色列真正施加壓力。

 另外,有阿拉伯裔以色列人憂慮極端民族主義的以色列家園黨黨魁利伯曼勢力崛起,指他可能推動歧視阿拉伯人的行動,或逼使他們需公開宣示效忠以色列,以換取公民身份,甚至徵召阿拉伯裔居民從軍,令他們要跟巴勒斯坦土地上的同胞開戰。  ■法新社/《觀察家報》

決定以國選情4大因素

安全問題:安全問題是選民的首要考慮,相比之下,內塔尼亞胡領導的右翼政黨利庫德集團的安全主張對選民更具吸引力。內塔尼亞胡宣稱若他出任新政府總理,將採取更強硬措施應對包括伊朗在內的各種勢力的挑戰,以保障以色列的安全。

以美關係:作為以色列的長期盟友,美國的支持對其至關重要。奧巴馬上台後,在伊朗核問題和以巴問題上發出了一些「溫和」的信號,若以色列一些政黨依然保持強硬政策,可能導致以美出現齟齬。對以美同盟關係的考慮,是影響選民決定的另一因素。

以巴和談:自2007年11月美國安納波利斯中東問題國際會議以來,前進黨主導的政府與巴勒斯坦自治政府舉行了和談,但雙方在耶路撒冷地位、巴難民回歸、猶太殖民區、邊界等問題上仍存在重大分歧,和談並未取得實質性進展。這種局面可能促使選民支持立場較為強硬的黨派,給予其在和談方面發揮主導作用的機會。

經濟議題:目前全球面臨金融危機,以色列也面臨著經濟衰退的嚴峻考驗。在這種情況下,參加本屆議會選舉的各政黨倡導的經濟政策,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選民的投票決定。 新華社

嚴守對伊朗立場 中東和平難突破

 從前進黨和利庫德集團的政治立場來看,無論誰在選舉中獲勝並組建新政府,它們都難以在以巴和談這核心問題上讓步,對伊朗的態度也很難改變。因此,中東和平進程仍難以出現實質性突破。

 內塔尼亞胡表示,如果他出任新政府總理,他將幫助巴勒斯坦發展經濟,以經濟發展為紐帶,推動雙方之間的政治和談。在以巴雙方存在重大分歧的問題上,內塔尼亞胡則持強硬立場,如宣稱耶路撒冷不可分割、不允許巴人難民回歸等。巴方認為內塔尼亞胡企圖通過突出經濟議題來淡化甚至迴避政治議題,可能導致和談進程倒退。

 相比之下,利夫尼領導的前進黨一直主張通過政治和談與巴方達成有關和平協議,結束以巴衝突。但在最終地位問題上,前進黨也未必願意作出多大讓步。

巴內部分裂持續 影響和談

 另一方面,在巴勒斯坦內部,法塔赫和哈馬斯依然對立,巴勒斯坦政治和地理上的雙重分裂仍在延續,這也為以巴和談取得進展蒙上陰影。

 在攸關中東和平的伊朗核問題方面,利庫德集團和前進黨的立場比較相近,即通過外交途徑和經濟制裁迫使伊朗放棄核計劃,若不奏效,以方不排除對伊朗核設施進行軍事打擊的可能性。  ■新華社

以色列各黨中東立場

利庫德集團(右翼)

 ■以色列將集中協助巴人自治政府改善西岸經濟,締造良好氣氛,以改善和平進程的機會

 ■巴人難民不准回歸以色列

 ■耶路撒冷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首都,無提及巴勒斯坦立國問題

前進黨(中間派)

 ■支持在西岸和加沙建立巴勒斯坦國,耶路撒冷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首都

 ■主張以巴繼續和談

 ■大面積的西岸猶太殖民區將繼續由以國管治

以色列家園黨(極端民族主義)

 ■以色列只會就西岸前途問題與巴人自治政府談判,並封鎖與加沙的邊界

 ■支持將猶太人與阿拉伯人作「最大程度分隔」

 ■主張巴勒斯坦「自治」而非立國

工黨(中間偏左)

 ■支持盡快與巴人自治政府完成談判,落實在西岸和加沙地帶大部分地區建立巴勒斯坦國

 ■大面積的猶太殖民區仍由以國管治,其它殖民區將被撤走

 ■拒絕巴人難民回歸

 ■法新社

右翼當道 加沙問題左右大局

 以色列於接近4年前撤出加沙,但加沙問題在2006年和今年的大選仍左右大局,不同的是,上屆選舉由支持單方面撤出巴人土地的中間派勝出,時移世易,今次卻由主戰的右翼當道。

 以色列以阻止哈馬斯向以境發射火箭炮襲擊為由,去年底攻擊加沙的哈馬斯分子,並揮軍直搗加沙,戰事歷時22日,造成超過1,300人死亡。這場激戰結束不足三星期,仍是以色列人的關注焦點。以色列《晚報》指出,本屆國會大選原以為是經濟危機、以國政治文化和貪污為主導,但現在已變成對加沙軍事行動的公決。

 事實上,選民主要考慮的也是保安議題,住在耶路撒冷的阿拉盧夫說:「保安、保安,一切都是關乎保安。當哈馬斯仍然掌權,現在並非與阿拉伯人交往的時候,他們想摧毀我們,他們必須明白,我們比他們強得多。」他表示準備投極右的以色列家園黨一票。

 各候選人窺準選民的心態,紛紛打「保安牌」爭取支持,他們幾乎一面倒讚揚軍事行動成功,或是大聲疾呼需進一步軍事打擊哈馬斯。  ■法新社

耶城3持刀漢 襲美國學生

 以色列警方表示,3名持刀男子昨日在耶路撒冷襲擊一名問路的美國大學生。

 警方發言人羅森菲爾德說,遇襲的19歲學生向警方稱,他當時正前往希伯倫大學,途中因迷路,遂截停3名阿拉伯男子問路,但遭他們持刀襲擊,導致面部和頸部受傷。事主事後被送院診治,警方正搜捕兇徒。

 羅森菲爾德未有透露事主姓名,也不清楚他是否就讀希伯倫大學,該大學未有評論事件。

 在耶路撒冷和其它一些猶太人和阿拉伯人混雜的城市,雙方因種族問題引起打鬥和傷人的案件時有發生。■美聯社

利夫尼:以國最有權勢女性

 力爭成為以色列歷來第2位女總理的利夫尼(見圖),是以國最具權勢的女性,她本身屬溫和派,但在大選面對右翼的挑戰,最近也被逼採取較強硬路線。

 50歲的利夫尼在以色列巴伊蘭大學取得法律學位,在律師行任職10年後,1999年當選國會議員,正式加入政壇。2005年,利夫尼跟隨前總理沙龍脫離利庫德集團,另組前進黨。總理奧爾默特去年因貪污醜聞辭職後,利夫尼本有機會組閣,但因無法取得足夠支持而告吹。

 利夫尼形象廉潔,為以國政壇一道清流,她曾入選美國《福布斯》全球最具權勢女性排行榜第52位。之前有報章報道利夫尼曾替以國情報機關摩薩德擔任間諜4年,利夫尼去年證實屬實。  ■法新社

內塔尼亞胡 曾「煞停」和平進程

 59歲的內塔尼亞胡(見圖)是以色列著名的鷹派政客,以立場強硬見稱。

 內塔尼亞胡在美國接受教育,在麻省理工取得學士和碩士學位,操得一口流利美式英語。他曾出任以色列駐聯合國大使,以及外交部和財政部的職位。在1996年,內塔尼亞胡領導右翼利庫德集團出戰大選,結果憑藉對巴勒斯坦的強硬立場贏得選民支持,當選總理。

 內塔尼亞胡任內推倒以巴於1993年簽訂的《奧斯陸協議》,又大幅擴張猶太殖民區,令以巴和平進程陷於停頓。他在翌屆大選尋求連任失敗,落敗原因之一是他在外交上表現一團糟,尤其開罪美國,令他在國內大失民心。  ■法新社/《獨立報》

相關新聞
以色列明大選 鷹派重新崛起 (2009-02-09) (圖)
美改外交戰略 重心移向亞洲 (2009-02-07) (圖)
民企隨溫總訪英 覓倫敦奧運商機 (2009-02-05) (圖)
準內閣一波「三折」 奧巴馬認錯:我搞砸了 (2009-02-05) (圖)
黃嘉純:北上聯營門檻高 港律師有心無力 (2009-02-01) (圖)
600萬民工湧貴陽 (2009-01-24) (圖)
花旗大瘦身 切割好壞資產 (2009-01-15) (圖)
就職典禮綵排 「A貨」小奧宣誓 (2009-01-13) (圖)
美報財困賣盤 加報裁員一成 (2009-01-11) (圖)
中央遏歪風 嚴打公款出遊 (2009-01-07)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熱點追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