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趙長印透露,中科院觀測網已開始實施對俄美衛星碰撞產生的碎片搜捕,並將密切關注這些碎片對中國在用衛星的影響。
中科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空間碎片行動計劃顧問都亨表示,撞擊發生後產生的碎片雲,對軌道高度在700公里到900公里範圍內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產生較大影響,包括中國的「風雲一號」氣象衛星和「資源一號」等對地觀測衛星。
據了解,中國與巴西合作的地球資源系列衛星中的02B在778公里的太陽同步軌道上運行,而此次衛星相撞的高度約在800公里,相當接近。中巴地球資源系列衛星迄今已成功發射3顆衛星,包括01、02和02B,其數據產品惠及農業、林業、水力、國土、地礦、測繪、災害和環境監測等各個領域。
通信衛星多採用低軌道
衛星軌道按高度可分為低軌道、中高軌道、地球同步軌道等,一般把距地面數百公里到1,000多公里的軌道稱為低軌道。低軌道衛星具有信號傳輸時延短等優點,因此許多通信衛星採用低軌道。中高軌道的高度約為2,000公里到3萬公里。
而在距地面約3.5萬公里處的地球同步軌道上運行的衛星具有位置穩定等優點,因此在這個軌道附近也分佈大量人造衛星。
中國去年發射的「神舟七號」飛船的近圓軌道距地面約343公里,計劃發射的「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也將位於較低的軌道。
歐盟倡建太空防撞守則
衛星撞擊事故發生後,歐盟再次提出為民用和軍事太空活動定立守則,「採取適當措施減低航天器相撞的風險」,以防釀成衝突。歐盟主張的太空守則在去年12月起草,涵蓋科學、商用和保安工作範圍,列明匯報和通告守則,確保太空任務安全和具透明度。歐盟輪任主席國捷克稱,草擬文本將在日內瓦會議中,由中美俄等65個成員國落實。 ■《北京晚報》/《僑報》/中新社/新華社/路透社/綜合外電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