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2月28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徐訏的《七藝》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2-28]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解剖徐訏,這書甚精細。 作者提供

黃仲鳴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中葉,以出版馬經而擁有印刷廠房、致富的黃泠先生,擬在出版界大搞一番。有三種雜誌是他的夢想,一是大型的電視周刊,二是時事雜誌,三是純文學刊物。第一本取名《大電視》,初時我是主要的編輯,其後是主編;第二本名《先聲》,主編是張翼飛;第三本是《七藝》,主編是徐訏。

 這三本雜誌,幾乎是同時面世,而壽命最長的,則是《大電視》。

 《七藝》是徐訏的理想。黃泠是徐訏迷,為了徐訏,他曾說:「多多錢都肯蝕。」可惜,雜誌只出了四個月四期,就壽終正寢。

 壽終的原因,是否黃老闆不肯虧損了?非也。近讀一本書:《我心彷徨:徐訏傳》(吳義勤、王素霞著,上海三聯書店,二○○八年十一月),其中有說:

 「徐訏原打算把它辦成一個高水準刊物的,而且為了吸引讀者也放棄了『陽春白雪』的純文學路線,但雜誌成了『大雜燴』,終於難以為繼。」

 看來徐訏是不滿意自己的作品而「自行了斷」的,引文中的「難以為繼」,恐非指銷數差和黃泠不肯支撐,而是內容委實不合徐訏本人的意。

 在此之前,《七藝》本已由另一位老闆負責出版,但由於徐訏的堅持和執著,致胎死腹中,那才由黃泠續其舊夢。《徐訏傳》揭秘:

 「一九七○年香港文化出版社……的馮若行……計劃辦一份綜合性的文藝刊物,於是就打算由徐訏主編。可是在討論刊物的內容時,徐訏與另一位受聘為《七藝》編輯的林年同意見發生了分歧。原定林年同負責電影方面的稿件,他認為港台地區的電影作品藝術水準不高,《七藝》的電影欄目應多介紹西方電影,特別是西方電影理論。徐訏的看法正好相反,他覺得應該多評論港台電影。兩人各執一辭,互不相讓,爭執得頗為激烈,以至於使主辦者擔心如此辦刊物,大家不會愉快,刊物也不會辦好,《七藝》於是擱淺了。」

 徐訏是雜誌的主編,也是《七藝》的設計者和創造者,一個編輯居然「不聽使喚」,這種人事架構,徐訏不做也罷。

 我是在黃泠的印刷廠房認識徐訏的,三本雜誌的編輯部就設在那裡。黃老闆對待徐訏真個禮遇有加,必恭必敬。《七藝》的編輯林曼叔也是在那個時候相識。他們這一幫,在三本雜誌中是「上賓」 ,只在落版時,才在廠房「曇花一現」;不似《先聲》和《大電視》,都是周刊,日日窩在機器隆隆聲之中。那段歲月,確堪回憶。

 《徐訏傳》說:「徐訏是真正用心地想做個好編輯,真正地想把自己的刊物編好,但商業社會的法則與他個人的理想總是存在著無法彌合的矛盾,最終留給他的只有無盡的失望與沮喪。」不錯,在香港這個社會裡,要搞一本毫無娛樂性的、高水準的雜誌,談何容易!

相關新聞
別矣 牛頭角下h 牛叔牛嬸聚首訴離情 (圖)
《感人肺腑大盆菜》 (圖)
《時令鹹蛋蒸格餅》 (圖)
銘成號 (圖)
興記茶餐廳 (圖)
後記:清拆前變身「博物館」 (圖)
「牛下開飯—徙置生活九大簋」展覽
梁潤湛 重塑舊區老舖風味 (圖)
《平價館》 (圖)
歷史與空間•沒有圍牆的博物館 (圖)
古典瞬間•納蘭容若與謝娘
文化觀察•張愛玲遺作《小團圓》爭議出場 (圖)
當閱讀漸成歷史 (圖)
文訊•對談會:魔幻城市 圖文對話
「問問黃毅力」互動會––最想問黃毅力的100個問題
「從文化研究的角度看創意經濟」講座
座談會:「鄉土.都市.文學」
新自由主義之後的左翼觀察
百家廊•獸首之痛,痛定思痛 (圖)
杜亦有道•只有半桶水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