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3月7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親身體驗公共藝術 坐電車跨界遊中西區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3-0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文、攝:林意生 部分圖片由香港藝術中心提供

 近年大家愈來愈留意社區發展,社會亦泛著一股提倡藝術發展的潮流,若是社區與藝術這兩股「力量」合一的話,能否創造出更好的環境?大家理所當然希望藝術能夠美化自己居住的環境,但置於社區裡的藝術品又是否只局限於外表美觀而已?由中西區區議會中西區綠化及美化工作小組、香港藝術中心及香港公共藝術合辦的中西區「劃.界」公共藝術計劃,或許是個契機,讓我們重新思考公共藝術的重要和影響。

 公共藝術(public art)一詞源自美國總統羅斯福於1930年推行協助藝術家度過蕭條時期的政策,其後在美國更得到蓬勃發展。公共藝術融合「公共」與「藝術」兩個元素,要在兩者間取得平衡,並不容易,畢竟要考慮的不只藝術品的本身,還要顧及放置的環境。

坐上電車尋想像空間

 在「劃.界」計劃中,藝術媒介是電車車身,而場景則是中西區。「劃.界」一名源於中西區內的界石,活動負責人之一、香港藝術中心高級節目主任盧家彥表示,這些標誌性界石在堅尼地城以至灣仔也有,而他想透過電車把各地連接一起,重新發掘一些被遺忘的事,以及嘗試營造一個有想像空間的領域,所以事前會與居民接觸,及建立網頁讓市民知道。

 負責參與計劃的師生包括香港藝術學院學科統籌及講師謝明莊,以及4位藝術系學生盧曉峰、王嘉星、蔡詠芝和劉德城,都希望這次的流動公共藝術品,即電車能融入中西區,既滿足自己的表達意欲,又能顧及大眾的看法。他們嘗試以不同視點觀察中西區,從中西區的地貌和海岸線的變遷抽取創作靈感,由於訪問當日作品尚未完成,筆者也未能先睹「真身」,但得知謝明莊與創作團隊的設計,會以中西區地圖作背景,糅合界石、舊廈外牆等區內特色而成,他們以電腦構圖,然後將創作貼到電車車身上。藝術電車由今日起於中西區行駛,直至4月3日,既接載市民來往,更給公眾帶來視覺享受。

考察研究為時多日

 謝明莊表示,由於這次要做的是一件公共藝術品,所以希望能與中西區有著密切的關係,他們在創作前也做了為期一個多月的研究,除了到現場考察,又做問卷調查,以便了解中西區居民的生活細節,以及他們對公共藝術的看法,最後有兩項收穫:一是找到創作靈感元素,二是發現該區市民對公共藝術的認識不深。

 「在研究裡找到3個創作元素:一是中西區很多斜坡,皇后大道沿岸向海的都是填海而來的;二是以電車路程作元素,包括電車軌;三是舊式樓宇清拆時所留下的痕跡作元素,如兩棟大廈中間的樓宇被清拆後,現存大廈牆身所出現的痕跡。以這三點作起點去思考藝術品會怎樣做。」

 研究中還發現當地市民對公共藝術認識不足。「調查所得結果是大部分人對公共藝術無甚概念,多數人的概念是『睇落去舒服』,這令我們難從調查中得到啟發。」他們唯有以觀察所得,盡量發揮。

 這次計劃的困難之處,是他們的發揮空間有限,如謝明莊所說:「車身多窗子,又不能在車廂內發揮,無法做些立體的作品,空間極之有限。」他坦言創作極具挑戰,畢竟這是他首次以交通工具創作公共藝術品。

 經過師生間的商討,決定以圖像表達而不用照片,儘管謝明莊本身的攝影功力游刃有餘。「走在街上的巴士、電車等交通工具的外觀已經『花呢花碌』,所以車身顏色會傾向單色調,在眾多車輛裡突出作品本身。」嘗試讓大家欣賞這件藝術品時,可以有「在不同觀點欣賞都能得到不同的東西」的效果。

年輕人要不斷嘗試

 參與計劃的四位藝術系同學,本身都不是住在中西區,雖然有時候會經過那裡,但真正認識還是因為這次計劃的緣故。而市民對公共藝術的回應,也讓他們明白市民的想法。劉德城說部分被訪者的態度抗拒—「我不懂藝術,我不能給甚麼意見」,這可能是基於缺乏認識而害怕接觸藝術,而盧曉峰則發現市民較注重公共藝術的功能性,「大部分都認為藝術是點綴生活的元素,最基本是要靚,可以令環境熱鬧一點。」

 除了重新認識這個具歷史意義的社區外,他們在討論設計期間也對公共藝術有明確的看法,如劉德城所說具備3個基本元素:「一是與環境有關;二是每人都可享用;三是創作要有計劃地鋪排出來,是有目的而不是隨意出現的。」經過多次討論,他們決定車身圖案設計以簡單、不抽象為主,務求做到有別於其他電車廣告,讓市民一眼就看出來,以及易於接納,甚至是給他們多點想像的空間。正如蔡詠芝所說,現時廣告太多,即使巴士內的梯級間也可以用來賣廣告,數量多得使你不想看。劉德城補充:「希望讓市民知道,其實電車也可以是展示藝術品的一個平台。例如賣洗頭水的廣告,你會從中知道有新產品,但那只是不斷吸收(input),所以你看得太多會不想再看;藝術就不同,你欣賞完作品後會再思考一下,有output。」而這次設計創作無疑給他們一次機會,嘗試在一定條件限制下,創作出能與社會融合,又能表達藝術家心中想法的公共藝術品。

公共藝術處起步階段

 至於香港現有的公共藝術,謝明莊認為大部分在公共空間展示的藝術品,未能充分展現它們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很多時見到的似乎是有人做些東西放在一個地方,只因那是公共地方,所以就算是公共藝術。我認為一件公共藝術品應該與展示空間至少有些對話,否則只是一件藝術品被放置在一個公共地方而已。」

 要發展公共藝術,他說現時比以往有較多人討論這個話題,但香港的氛圍還未足夠。「不少香港人未有注意藝術是甚麼,以為悅目的就是藝術品。而公共藝術需要作出平衡,因為那並非純粹是件藝術品而已,那是需要與社區、環境以至文化有對話。」的確,要與公共藝術品所處的社區融合,與市民大眾產生共鳴並非易事。他期望「劃.界」的藝術電車能引起市民大眾的討論及關注。

 面對公共藝術的困局,謝明莊認為出路還是在於從基本出發,扭轉對藝術的不正確觀念。「需要提升大眾對藝術的認識,現在香港很少有藝術教育,未必能培養出學生的興趣。而大眾將藝術看得太功利化,如很多小孩都有學彈鋼琴,但未必所有人都真正喜歡。這不單不能培養興趣,反而會扼殺學生的健康發展。藝術提升生活的質素,應該按興趣加以培育才是。」的確,若要有懂得欣賞藝術的人,先要培育他們對藝術的感覺。

相關新聞
親身體驗公共藝術 坐電車跨界遊中西區 (圖)
市道差都要搞藝術 (圖)
中西區舊貌難再睹 (圖)
「電車時光」 (圖)
延伸閱讀
後記:齊來參與 (圖)
歷史與空間•新詞入舊詩續談
古典瞬間•品味《老子》的偉大 (圖)
文化觀察•記憶的、精英的和歷史的七十年代 (圖)
文訊•女人節,私房書 (圖)
中英文出版兩大老牌對談
和歐陽應霽一起煮美食 (圖)
和李歐梵對談
百家廊•電視劇現狀堪憂 (圖)
生活語絲•中國遊客遍世界
隨想國•我是什麼東西?
海闊天空•時勢造就了駱家輝
琴台客聚•史景遷的張岱 (圖)
翠袖乾坤•「六姨媽」的鹹香雞
詩幻留形•葉靈鳳的堅守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