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成就 鑄造大連模式
說起大連軟件與信息服務產業的發展,不能不提起億達集團。十年前,在大連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億達集團以「官助民辦」創新體制創建大連軟件園,十年累計投資65億元,建成產業、教育和配套設施。2008年,大連軟件園實現銷售收入165億元,出口7億美元,入園企業數量達430家,外資企業比例為44%,世界500強企業36家,從業人員達4.5萬人,形成國內業務形態最多、業務規模最大的外包企業集群。
10年間,在大連軟件園帶動下,大連市軟件產業的年均增長率達到68.2%,已成為大連的支柱產業之一,是全國軟件產業發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目前,大連軟件和服務外包類外資企業已近300家,43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大連市設立了軟件開發和服務外包中心,使大連成為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軟件和服務外包最為集中的城市。大連軟件園為大連城市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增長方式的轉變做出了積極貢獻,被譽為中國新經濟的典範。
配合中國政府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戰略規劃,2007年開始,大連軟件園先後與武漢、蘇州、天津、成都等城市開展合作,投資、運營、管理武漢光谷軟件園、蘇高新軟件園、天津濱海新區服務外包基地等軟件產業園區,積極推動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的成長。
保增長 促就業 軟件產業大有可為
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本屆政府工作要以民生為本,尤其將促就業問題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關注程度,環保、節能、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軟件行業被推到時代前沿。
「大連軟件園的發展證明,在每萬平方米土地上解決就業人數、實現銷售收入和稅收等方面,軟件園都是全市最高的區域,同時也是能耗最低的區域。」大連軟件園股份公司董事長孫蔭環曾驕傲地告訴記者,在大連軟件園,1萬平方米產業樓內800~1000名軟件工程師,每年能產生2~3億元的產值,貢獻2000~3000萬元的稅收,而能耗只有其它製造業的1/6。由於軟件產業的吸引,曾經不足20%的大連高校畢業生留連率,在2008年已經達到了60%以上;而每增加一名軟件工程師,則能帶動相關社會就業5~8人。
逆勢而上 確保經濟增長
億達集團用十年時間建造了中國最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軟件園區——大連軟件園,採用國際化戰略,吸引了大批國內外相關企業入駐,有力地促進了大連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的發展;在軟件園區內實行人才先行的戰略,與東軟集團共同投資開辦中國第一所民辦IT專業教育學府——東軟信息技術學院。
為了早日實現溫家寶總理大連軟件業「要做全國第一、世界第一」的期望,億達集團在專注軟件園區投資建設、管理運營的同時,還成立了大連億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應用軟件開發、嵌入式軟件開發、業務流程外包(BPO)、IT基礎設施外包等領域,提供全方位的IT諮詢服務解決方案。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公司快速發展到一千多人,年銷售額突破億元。今年1月,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環境下,億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逆勢而上,高調併購兩家日本外包企業,並在全球範圍內尋找其它併購機會。此舉標誌著億達集團從軟件園區的開發建設進一步進入到軟件行業的發展中。
在這個寒冷的經濟冬天裡,我們有理由相信,大連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的十年積累,一定會對大連經濟的增長起到助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