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農業科技之光普照雲嶺大地。供圖:農科院
科技進步與創新是農業發展的不竭動力,也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強大支撐。現代科學技術每向前發展一步,其在農業中的擴散與應用,都帶來了農業生產力的大幅度提高。
服務成果輻射彩雲南
2008年,雲南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精確定量栽培技術在省內實現大面積示範推廣,創下百畝連片一季中稻單產突破1000公斤、萬畝連片示範畝產超過750公斤兩項「全國第一」。
蒙自縣冷泉村歷史上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自從在省農業科學院的幫助下開展農業綜合開發,現已成為有名的蠶桑專業村。去年,該村人均收入已從過去的500元快速提升到4000多元。
黃興奇研究員說:「這只是我們成績中的一小部分,我院老專家蔣志農先生,70歲了,捐獻出剩餘的雲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獎金180萬元,用於自選課題《老少邊窮地區水稻新品種試驗示範》,為老少邊窮地區服務。」
此外,省農業科學院提供的相關成果和技術,直接為企業服務的項目數不勝數。如在服務煙企上,由省農業科學院開發的煙草栽培信息管理系統已經在全省數十個縣應用;在服務茶葉企業上,省農業科學院為雲南慶豐祥公司提供了從基地建設到產品開發、質量保障一系列服務。去年,在全省茶葉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公司銷售額和利潤仍然增長了20%。在服務花卉企業上,由省農業科學院研發並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0多個品種和技術,已無償轉讓昆明錦苑花卉等公司。
據不完全統計, 2008年雲南省農業科學院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應用1621萬畝,新增糧食40331萬千克,新增產值10億以上。
實施「八百雙倍增工程」
黃興奇院長透露,為更好地服務「三農」,2009年,省農業科學院啟動實施了「八百雙倍增工程」,即:派出100名高級研究人員為核心的科技服務隊伍,示範和推廣100個農作物優良品種和100項先進實用技術,部署100個百畝連片核心示範區,新技術、新品種應用推廣面積超過100萬畝,選定100個有代表性的自然村作為增產、增收核心試點村,重點支持100個農業企業和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培訓100名地州級農業科技學術技術帶頭人。通過該工程的實施,使核心示範區、試點村糧食單產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高於全省平均增幅一倍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