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3月3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人文世相:乾隆談詩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3-31]     我要評論

 ■青 絲

 提及乾隆,難免不提到他的詩。有一種說法,乾隆一生寫了將近五萬首詩,接近《全唐詩》的總和,是最為高產的詩人。雖然有人經過折算,認為政務繁忙、日理萬機的乾隆每天要寫一至兩首詩,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不過這種數量上的真偽,暫且不去論它,可以確定的是,乾隆確實很喜歡寫詩,不僅時常炫耀自己的詩才,而且還好為人師,經常評點臣子的詩作,進行指導。

 清人張康祺的《郎潛紀聞》載,有一年乾隆出巡,下榻於留都盛京(瀋陽),見陵寢的祭祖禮器擺設得很凌亂,不符合法度,就問責於接駕的禮部侍郎世臣。接下來,乾隆在世臣的詩稿中看到有「霜侵鬢朽歎途窮」之句,更為不悅,批道:「你如今官居高位,有什麼『途窮』的悲歎?難道你以為自己是被貶謫到黃州的蘇軾?以你的才學,怎敢和蘇軾相提並論,也不怕丟臉。」

 緊接著,乾隆看到詩稿中有一句「秋色招人懶上朝」,心頭又是無名火起,批曰:「大清朝向來對不同級別的官員有著不同的要求,你作為一個朝廷命官,理應勤政盡職,早晚操持公務不懈,怎麼反以疏怠懶散而洋洋得意?你這樣的品行,怎能為百姓、為部屬做出表率?」繼續往下看,乾隆又看到「半輪明月西沉夜,應照長安爾我家」的詩句,更是憤怒到了不可抑制的地步,批曰:「盛京是我大清的龍興之地,此地才是我們真正的家鄉,你竟然忘記了這些,以長安為家,真是逞意妄為之極。」盛怒之下,乾隆立馬撤了世臣的職。而後,意猶未盡的乾隆又下令盛京的所有官員,每人都要抄錄一幅他的手諭「盛京為豐沛舊鄉,世臣不應忘卻」,懸掛在辦公的官署裡面,早晚念誦,以志不忘。

 其實,世臣所作的詩不過是他感慨歲月如流,從而引發的人生苦短的感觸;或者是借秋色或明月抒情言愁,表達一時的思鄉心情。大概他自己也從沒想過要和蘇軾混為一談,更無褒貶與奪之意。只不過,面對乾隆不分青紅皂白的曲解和強解,世臣也根本無從分辨,更不敢言語違逆,只能打落門牙往肚裡吞,接受一切事實。

 相比起來,另一個禮部侍郎就幸運得多了。沈德潛67歲時中進士,官至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由於他經常和乾隆以詩唱和,深得榮寵,故在當時,他的詩論和作品也很具影響力。有一次,沈德潛進呈新詩,其中有「夜夢俞淑人」之句,是沈德潛為追懷去世的妻子所寫,忘了刪掉就呈了上來。乾隆見了,就說:「既然你悼念妻子,何不告假回去料理後事。」當即放了沈德潛的假,並寫詩為他送行,令眾人羨慕不已。

 沈德潛假滿歸來,恰逢孝賢皇后去世,諸臣紛紛獻上哀悼的輓詩。由於乾隆御制的輓詩中有「兒」字和「亡」字,想要與之唱和,很難措詞,故而對仗工整的詩作很少。沈德潛詩曰:「普天俱灑淚,老耄似童兒。」又云:「海外三山杳,宮中一鑒亡。」乾隆見了大喜,令人抄寫起來,讓眾人傳閱。

 不久,乾隆將自己的十二本詩作,交給沈德潛修改審訂。沈德潛很快就改好了其中的四本,交了上去。乾隆看了之後,特地把沈德潛招來,說:「你修改的幾處,都很好。唯有《大鐘歌》裡的一句『道衍儼被榮將命』,你改成了『榮國』,想必你以為我是說明代的道衍被封為榮國公的事情。其實,我是用了一個典故,因為『榮將』是黃帝時的鑄鐘人。古籍眾多,肯定有我看過而你沒看過的,也有你看過而我沒看過的,這很正常。餘下來的八本,你再慢慢仔細修改。」

 至於沈德潛是真的學有所遺,還是故意賣了個破綻,就是想要討得乾隆的歡心,以滿足他好為人師的心理,如今已是無法考證。命運迥然相殊的世臣與沈德潛,兩人之間不同的遭際,與寫詩的水平毫無關係,而是看誰更懂得揣摩阿好,寫出迎合上意的詩作來。這也是封建時代裡的一大特色。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讓泉鏡花來教你寫小說 (圖)
古典瞬間:當林黛玉不流淚的時候
人文世相:乾隆談詩
亦有可聞:楚令尹子囊之死
豆棚閒話:關於孔子的黑色幽默
百家廊:融合今古,匯通南北 (圖)
琴台客聚:幽默李白
翠袖乾坤:檀香皂
一家之言:座頭鯨與熱鹿
生活語絲:「可樂」入口的故事
思旋天地:勞動節
海闊天空:美國婦女首次當家
台片官方補助經驗談 (圖)
聲光對談:翁子光、陳健康與《明媚時光》 (圖)
影音館:《禮儀師之奏鳴曲》 (圖)
孩子視力差 成績先「受損」
登廣告賣老婆 英男玩謝嘮叨妻
日皇慶金婚 特選101對夫妻當嘉賓
全球最大鬱金香展覽 荷蘭開幕
動物家品 添生氣增情趣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