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3月3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生活語絲:「可樂」入口的故事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3-31]     我要評論

吳康民

 可口可樂是美國名牌,代表了美國文化。新中國成立後,可口可樂被逐出中國市場,並被視為美帝國主義的象徵被醜化。解放後長大的中國少年兒童,沒有嘗過這種美國飲料的味道。

 改革開放以後,外商逐步進入中國投資,來華做生意的外國人也漸多,特別在中美建交以後。可樂公司要求進入中國市場,他們的理由是,在華的外國人和涉外賓館有這個需要。

 那時候,要不要給可口可樂開個口子,竟然要驚動中央高層。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有一次在京參加一個有廖承志在座的小型座談會,聽到廖公談起這件事情。他是贊成讓可樂進國門的,但中央有不同意見。那時候人們的思想的確不容易轉彎,「三視美帝」的教育深入人心,可口可樂便是美帝的代表。在美國電影中,作為美帝侵略者的代表美國大兵,飲的就是可口可樂。

 一九七六年中美之間有了半外交關係,雙方互設聯絡處(美國前總統老布什便曾任美國駐華聯絡處主任)。早年在香港華潤公司當過董事長的佟志廣(後任外貿部副部長),擔任過駐美聯絡處的商務秘書。當年可樂公司的總裁馬丁到訪,表示希望向中國出口可樂,隨即向聯絡處連續「贈飲」。

 同樣曾在香港華潤公司當過老總的張建華,與佟志廣一同曾在駐美聯絡處工作,後來回國擔任過中國糧油公司的總經理。馬丁到訪北京,再次爭取可口可樂進入中國市場。經過張建華等的努力,當年對外貿易部部長李強的拍板,可樂終於重回中國。其中中央高層一定還是有爭論的,不然廖承志不會作為一個例子提及。

 可口可樂在一九二七年曾在上海設廠,解放前夕撤出。一九七九年底重新進口,一九八一年在北京的工廠正式投產。最近,可樂擴張,要收購中國名牌果汁「匯源」,被商務部拒絕。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讓泉鏡花來教你寫小說 (圖)
古典瞬間:當林黛玉不流淚的時候
人文世相:乾隆談詩
亦有可聞:楚令尹子囊之死
豆棚閒話:關於孔子的黑色幽默
百家廊:融合今古,匯通南北 (圖)
琴台客聚:幽默李白
翠袖乾坤:檀香皂
一家之言:座頭鯨與熱鹿
生活語絲:「可樂」入口的故事
思旋天地:勞動節
海闊天空:美國婦女首次當家
台片官方補助經驗談 (圖)
聲光對談:翁子光、陳健康與《明媚時光》 (圖)
影音館:《禮儀師之奏鳴曲》 (圖)
孩子視力差 成績先「受損」
登廣告賣老婆 英男玩謝嘮叨妻
日皇慶金婚 特選101對夫妻當嘉賓
全球最大鬱金香展覽 荷蘭開幕
動物家品 添生氣增情趣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