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4月4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插畫不胡鬧 筆下創無限天地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4-0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香港插畫師協會會長陳啟賢表示年青人有自我風格,但不願花時間練習。

文、攝:林意生(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今天正值兒童節,主角當然是小朋友。他們不少都喜歡拿著顏色筆畫畫,有些更夢想長大後會以此為終身事業。在現實中,達成兒時夢想是那麼遙不可及,但世事未必是絕對的。在香港這個商業社會裡以插畫闖出一片天,香港插畫師協會會長陳啟賢(KY)就是明證。現時互聯網的應用十分普及,發表自己作品的渠道確實比以往容易得多,作品風格的展現更加自由,但若要成為專業插畫師,KY認為不只表現個人畫功那樣簡單:「還要與客戶溝通,做到既合乎人家的需要,又能夠表達自己。」

 近年繪本大行其道,在書店中也很易找到繪本,插圖配合文本而成繪本形成一股熱潮,相信不少人都會想起台灣的幾米,但要找土產的繪本插畫師,則要數到近期在多個大型商場舉辦展覽的鄒蘊盈(Carrie Chau)。陳啟賢表示,在70年代開始流行插畫,因為那時候廣告業和設計業開始發展,需要以圖像輔助,而攝影又未很流行,所以需要人畫插畫,到了80年代更大行其道,並引入電腦使用。

插畫熱潮 慢慢形成

 雖是不斷發展,但到了97回歸前夕曾出現「斷層」情況,他說不少「功力高」人士都離開,幸好近10年有復甦的跡象,各大小商場都會搞活動,最常見的自然是慶祝節日活動,插畫師也因而多了發揮的機會,讓大眾接觸、觀摩一下。

 「雖然那些活動裡,傳媒訪問焦點落在明星身上,或者搞話題,而不是在插畫師或創作上,但因為那些活動多了,從而帶起新風氣,大家也易於接受新事物,如早前Carrie Chau的作品在商場的展覽,使大家的美學觀得以擴闊,儘管仍不及台灣那樣尊重創作人。」

 插畫既是配合文字,自然令人聯想起漫畫,但兩者畢竟總有點不同。「我認為漫畫介乎文學創作與插圖之間的東西,用多幅圖片說故事;而插圖比較『單張』一點,稍為被動一點(配合文本所需)。」他又表示,本地有不少插畫師像他那樣,既畫插畫,也畫漫畫,如小克在報上每期撰稿的都是漫畫,但每期內容都並非連接上期,因為單憑工作也難以完全清晰地介定是插畫師或漫畫家,所以有的便自稱「創作人」。

既考功力 更講心態

 有志成為出色的插畫師,KY笑言有一條易記的訣竅—兩大原則,四大注意。首先,心態是最重要的,否則只會愈做愈沒趣。「兩大原則:一是喜歡畫東西,願意以此成為自己的事業,而不只以一份工作看待;二是願意與人接觸,建立人際關係。不要太害怕與別人見面,因為那是為客服務,而責任感亦是必須的。」

 另外4項注意則集中在插畫師的功力。「一是畫畫技巧高,插畫師不用各樣事物都懂,專注一兩樣便可。二是具創意,亦即是演繹文本的創意,如要說龜兔賽跑,並不是只畫一隻龜和兔那樣簡單。三是要具備個人風格,包括個人觀點、人物獨特造型等,若沒有的話,那就很容易被人取代。四是插畫要能溝通得到,讓讀者明白當中意思。」的確,插畫也是傳達意識的一條途徑,扮高深、故弄玄虛都是徒勞無功的。

 對於現時年輕一代,互聯網不單成為他們發表大作的渠道,也方便讓更多人跟自己聯絡,無疑有助增加合作的機會,從事插畫行業。「他們得益於互聯網,有facebook和blog(網誌)互相溝通,容易被選中而接job。投身這行就如入電影行業,由於插畫是較個人化的工作,要靠自己不斷嘗試;也有的會投身廣告或設計行業,建立人脈,按要求做好作品,然後慢慢走出公司,獨立去做,如我當年就是先在廣告公司工作3年後,才開始做freelance。」

不斷嘗試 為創作找機會

 陳啟賢也有在本地學院如理工大學兼職教授關於素描、把概念形象化的課程,而香港插畫師協會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合辦了跨媒介創意插畫及數碼繪畫技巧文憑課程。他從中留意到本地年青人的一些特質。「新一代受figure影響,作品比較日本化、『cute版』一點,在blog上發表的作品自我風格較強,有的甚至是帶點童真的作品。時下年青人常受保護,對於需要紮實功夫的插畫,如繪畫要符合比例等,不肯花時間去學習。」他鼓勵喜歡畫畫的年青人,嘗試把作品寄給廣告、設計公司,「若他們把創作力放在商業等不同方面發展,而非純粹抒發自己情感,那他們的發揮可以更大。」

 近年商業漫畫界已傳出青黃不接的問題,陳啟賢表示不少插畫師同時進行插畫、獨立漫畫工作,但未看到插畫界出現相同情況,他們需要的是花時間慢慢把作品做出來。儘管如此,該會亦盡力加強會員間的聯繫,以及與生產力促進局舉辦插畫課程,培育後起之秀,已舉辦3年的插畫課程,他坦言若課程維期兩年就更好,讓學生的基礎更紮實,以及提供專業訓練,如因應炒股活動等的經濟題材,以及時裝插畫(需要對人體結構和布料十分熟悉)等,掌握更專門的插畫技巧。儘管課程名稱有「數碼繪圖」的字眼——亦是以電腦操作,KY認為電腦只是輔助工具,以手繪表達想像的技巧仍是必須的,「就像水彩、pastel,可不斷改變,但始終要手稿畫得掂,在layout時已胸有成竹。」

有趣非胡鬧 題材具社會性

 隨著科技進步,現在插畫多配以電腦輔助,但新工具的出現並不應支配著插畫的意念,陳啟賢在與甄拔濤合作的新出繪本《鉛筆擦膠.城市魔幻繪本》(以下簡稱《鉛筆擦膠》),便以最基本、最簡單的工具——鉛筆和白紙,表達圖像的意念,突出主體。

 陳甄二人,一個是插畫師,一個是教師,兩人職業不同,相識是源於Para/Site開辦的藝評班,由此開始後來在《明報》「星期日生活」裡的專欄合作,而《鉛筆擦膠》可說是結集二人昔日作品的繪本。二人合作,各自發揮所長,KY從拔濤的文字裡,找到有感覺的字眼便揮筆而畫,而拔濤則說喜歡KY不拘泥咬文嚼字而來的插圖—「不與文本互相解釋但又夾得來」。或許大家會覺得,與其二人分工,為甚麼KY不自己一手包辦?「拔濤寫的主題挺有趣,若然我自己寫,怕會重複了插圖的意思。」KY如是說。

 作品裡帶著魔幻風格,陳甄二人都對此十分喜歡,說是受馬奎斯(Gabriel Garcia Marquez)魔幻寫實主義影響,在寫實的時空發生奇怪的事情,而當中的角色卻不覺奇怪。繪本裡的題材既有關於社會,也涉及感情,呈現出陳啟賢所說的本地插畫師的題材多元化。「如二犬十一咪也有畫關於環保的題材,我也曾以保育天星碼頭為題材,大家說出的情懷與一些社會議題有關,但不只是流於個人的控訴。」如他喜歡的英國插畫師Ralph Steadman,欣賞的不只是那奔放的筆觸和美感。「我喜歡他把自己的態度投入到圖像裡,譬如他不滿越戰,不喜歡迪士尼,甚至把角色加了長牙變成殭屍,表達出自己對事的態度和情感。」

 插畫不一定要像正統文章那樣「文以載道」,但也不代表是嬉笑胡鬧之作,不論你是創作者還是讀者,當中的空間廣泛無限,有待你發掘探求。

相關新聞
插畫不胡鬧 筆下創無限天地 (2009-04-04) (圖)
打破創作桎梏小貼士 (2009-04-04) (圖)
劉雲傑用插畫替大家打氣 (2009-04-04) (圖)
延伸連結 (2009-04-04)
西藏風吹遍神州 雪域清泉滋潤都市 (2009-03-28) (圖)
藏飾店愈開愈多 (2009-03-28) (圖)
藏吧解思鄉之苦 (2009-03-28) (圖)
漢藏通婚心相印 (2009-03-28) (圖)
藏吧 (2009-03-28) (圖)
優美景色 (2009-03-28) (圖)
《藏地密碼》 (2009-03-28) (圖)
海嘯洶湧 秀場急凍 新晉港模轉戰內地求生 (2009-03-14) (圖)
作好定位 不必盲目降價 (2009-03-14) (圖)
模特專業 入行宜先三思 (2009-03-14) (圖)
港模氣質 在平面廣告佔優 (2009-03-14) (圖)
親身體驗公共藝術 坐電車跨界遊中西區 (2009-03-07) (圖)
市道差都要搞藝術 (2009-03-07) (圖)
中西區舊貌難再睹 (2009-03-07) (圖)
「電車時光」 (2009-03-07) (圖)
延伸閱讀 (2009-03-0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