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5月16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法文寫作賽 港生奪全球第三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5-1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15歲港生李正彥(中)獲得「Des Mots Pour Voir」國際法語寫作比賽全球第三名佳績。旁為其法文老師Stephane Gulesserian (左) 及Katell Le Goff (右)。李國寶中學提供圖片

 【本報訊】擁有天馬行空的創作意念,配以熟練的駕馭文字技巧,往往能揮灑出一篇漂亮文章,放諸不同語言皆適用。現年15歲的中四港生李正彥,學習法文雖只有約4年,但已妙筆生花,於早前「Des Mots Pour Voir」(意為「以文字去看」)國際法語寫作比賽中,勇奪全球第3名。在得獎作品中,他「化身」為達文西著名壁畫《最後的晚餐》所在的牆,以獨特的視角訴說藝術品與藝術家間的故事,在來自20個國家及地區的近千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

 現就讀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李國寶中學中四級的李正彥,因幼年移居加拿大而不諳中文。4年前他返港,學校要求他在英文外另選一門第二語言,由於對歐洲文學有興趣,開始修讀法文。但他坦言,自己雖然喜歡寫作,亦曾參與一些英文詩歌比賽並入圍最後階段,但都是用英文創作,故一直以來對本身的法文能力信心不大,獲獎實在感到喜出望外。

20國家地區 近千少年參賽

 比賽由獲法國教育部支持的Imagineimaginaire藝術協會主辦,意大利、瑞士、韓國、美國、捷克等20個國家或地區共930名13至20歲有學習法語的青少年參加。參賽者需圍繞一幅名畫寫作,李正彥選擇了達文西名作《最後的晚餐》,並別出心裁地化身為畫作所在的米蘭聖瑪利亞感恩修道院的牆壁,描述「自己」與達文西及該畫作的關係。

文章添魔幻感 創新角度取勝

 李正彥笑言,自己在構思方面希望能與別不同,而一般參賽者則多會選擇代入成為畫家、畫筆或顏料。由於其構思發揮空間更大,甚至可引伸到與整座修道院的關係,及一些宗教與藝術謎團,為作品帶來一種魔幻感。在手法上,李還採用了日記形式的敘述,使文章優點更突出。

 李國寶中學法語教師Stephane Gulesserian則指,李的作品既富想像力,角度又創新,對其獲獎感高興。

 李正彥透露,他一直有意成為作家,是次獲獎使其增添信心,他希望能把握求學機會,盡量閱讀不同的文學作品,冀未來創作出廣受認同的言情小說。

相關新聞
立會議員訪深圳 冀增兩地旅業合作 (圖)
「無證議員」做騷 事先張揚「上訪」 (圖)
反對派議員 亦覺收穫豐 (圖)
惹出豬流感驚魂 何秀蘭險累街坊 (圖)
立會議員考察團16日行程
陳營律師反擊 指王永祥偏幫華懋 (圖)
王永祥的供詞重點 (圖)
王永祥否認對陳振聰有敵意 (圖)
談爭產官司 龔仁心:有信心贏 (圖)
誤譯「十居其九」惹笑聲 (圖)
甲流打殘旅業 2.5萬人憂飯碗 (圖)
逾半月收入減8成 導遊盼當局打救 (圖)
維景酒店復業 低至4折招客 (圖)
毗鄰3商戶索20萬損失 (圖)
逾7成市民 誤當接觸患者無礙 (圖)
逾千港商赴美疫區 參加珠寶展 (圖)
優惠房價吸引 (圖)
環境衛生良好 (圖)
第3次住維景 (圖)
法文寫作賽 港生奪全球第三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