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6月16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娛樂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戲曲視窗:賀綠汀談戲曲改革之一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6-16]     我要評論

葉世雄

 著名音樂家賀綠汀對戲曲改革的見解主要寫在1954年發表的《我對戲曲音樂改革工作的意見》和1962年發表的《新歌劇問題》兩篇文章裡。

 未介紹賀綠汀的戲曲改革見解前,我必須指出個人絕不同意他以「歌劇」一詞來替代「戲曲」。「戲曲」本身是一種自成體系的表演藝術,與西方歌劇是兩碼子的事,所以不必也不宜以「歌劇」稱之,就像日本的「能劇」,不會改稱為「歌劇」。其次,賀綠汀提出的意見,有部分是針對內地的社會環境,對香港戲曲工作者而言,沒有參考價值,所以從略。同時,為節省篇幅,我不會把賀綠汀的見解註明出處。

 賀綠汀「覺得五十年代初的戲曲改革工作有些錯誤現象是應該由編劇、導演來負責的。如編劇、導演對歌劇特徵不了解,用話劇的形式去處理地方戲曲,因而新產生的地方戲曲往往脫不了『話劇加唱』的形式,使得戲曲的形式不倫不類,他們從來不去考慮音樂在戲曲中應該起甚麼作用」。

 在香港,有其它界別的藝術工作者參與粵劇的製作,但對粵劇認識不深,硬將自己的東西和粵劇「雜交」,結果出現「不倫不類」的粵劇。有一些新進的粵劇工作者沒有好好的學習粵劇,喜歡走捷徑,以「創新」之名在編寫劇本和演出上「偷工減料」。

 此外,個別粵劇工作者希望吸引年青觀眾欣賞粵劇,於是省卻鑼鼓、身段,唸白書面語化,音樂小曲化,動作舞蹈化,於是粵劇變成了「歌舞劇」。

「話劇加唱」五十年代初盛行

 原來五十年代初「話劇加唱」的形式在內地十分普遍,賀氏就指出「北京演出的《劉胡蘭》是個大型新歌劇,樂隊和唱方面的音樂是有一定的成就的,但戲的形式基本上是『話劇加唱』。此次會演中的《光明大道》是一個地方小戲,劇本的創作是不錯的,但是那種『話劇加唱』的形式實難令人滿意。有些原來的地方戲曲,道白和唱本來還能統一,編劇、導演來一個『戲改』,反而改成了個『話劇加唱』,沒有唱時就說話,說上一陣忽而又唱起來,教人聽了很不自然」。

 大半世紀前,賀綠汀已以音樂家的角度提出唸白、唱腔和音樂三者如何統一融合的問題,似乎這個問題至今不但未解決,反而無論在內地或香港都是日趨嚴重。

相關新聞
威廉學舞慢 與小傑生摩擦 風雨無阻簽唱會 棒棒堂預購新碟破萬 (圖)
紅姑復出拍廣告魅力不減 (圖)
王菀之大吃大喝賀生日 (圖)
初演舞台劇 林保怡將勤補拙 (圖)
拍MV遇性感模特兒 Mr.興奮又尷尬 (圖)
官恩娜旺角街頭派雪糕 (圖)
林莉轉投模特界發展 (圖)
劉心悠烈日下拍廣告 (圖)
林峰明天舉行簽名會
馬爾代夫之旅 楊洛婷盡情享受陽光 (圖)
袁詠儀建議朱玲玲為今屆港姐加冕 (圖)
否認片酬每日達五十萬 君如怕稅局追數
呂珊張偉文演唱會演繹歌劇 (圖)
尹子維唔覺超儀是嚴妻 (圖)
椋名檁水著look出書推介日本菜 (圖)
美瑾霍絲許諾續拍《變形金刪》 (圖)
麥當娜領養被指靠錢搞掂 (圖)
Wonder Girls大舉攻美有餘波
GLAY靠MV贏獎
玄彬版《朋友》 外界反應不一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娛樂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