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耀
香港人走的步伐是愈來愈快,吃完五月粽未幾,報上已經有宣傳月餅的廣告出現。今年是閏五月所以到十月三日方是中秋節;距今還有差不多四個月,月餅大戰的戰幔已然拉開。不過這也難怪,因為已經有不少報道提及過一年一度的月餅生意,只要部署得好,銷情理想,利潤足夠應付餅店的全年支出。去年月餅登場時金融海嘯並未出現,今年又有新型流感,對月餅銷情是否有大影響目前難於估計。
中秋節要送禮給上級,今天看來似乎是過時兼老套,對新一代打工仔來說可能更是聞所未聞。但過時過節成為送禮討好上級的借口,直至八十年代初期,還在社會中不斷進行。
即使廉政公署成立後好一段時間,很多人都認為廉署的設立是整色整水的政治秀,雖然明目張膽超額送禮的活動大幅減少,但藉過時過節送禮的所謂優良傳統,表示一下也一時禁之未絕。
說到送禮,貪心的上級自然是多多益善,但心底裡極渴望收的是鈔票而不單單是餅食一類禮物。隨着市民反貪意識提高,為聊表寸心送禮物的雖然還繼續,但收禮者則連收餅食的興趣也愈來愈索然。
月餅的角色終於由絕大部份出於送禮,而變成真正的自用目的。發展到這階段,適逢社會上又流行談論傳統月餅與健康之間的關係,副食品的種類又偏向多樣化,月餅的歷史任務由相傳是為傳遞訊息,到送禮再到自用,其角色已愈來愈少。反而以月餅作為討好手段國內依舊流行,各省市政府雖然多番勸告及宣傳清廉節約,送禮陋習仍禁之不絕。想到演變總要一定過程,有信心送禮歪風還需要好幾年方可遏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