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7月3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只此一人:隱於市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7-0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插圖:楊智恆

伍淑賢 作者簡介:作家,廣東人,香港長大和工作,現職傳訊顧問,閒時看看書,寫些小故事。

 沈潛,法國華僑,父母由香港去巴黎開中餐館。一九六八年五月巴黎學生運動,他高中,餐館不開門。他天天往街上跑,與人聊。消防員用強力水柱驅散示威學生,他會幫學生擋住,衝警察。人散後,一夥人又會跟休班的消防員,在濕漉漉的街頭抽煙談天,跟路過的陌生人問好、握手、擁抱。

 十多年後,沈潛有朋友從倫敦回港,當了個小電台主管,想學英國弄些文化節目,知道沈潛在香港,便找他幫忙。那年代,文化節目,是一早一晚新聞後有五分鐘的大會堂節目預告,和偶爾訪問電影導演而已。

 十年沒見,主管問沈潛,你怎麼胖得像龍貓,黑似地盤工人?幸好人還一樣風趣。

 電台小,主管也只在角落有張書桌,其他人都坐小學生的木檯木窗A幾列排開,在磁帶盤、黑膠唱片和字紙堆中埋頭工作。

 沈潛拉開一張沒人的小筆中U,圓圓的龍貓肚,剛好收進小檯下面。第一個節目是下午四時錄音,他點根香煙,開始看一疊資料。人們抱荌菑钂音盤經過,突然見到一個巨物在用功,本能地縮一縮。

 那天就是訪問武俠電影大導。本來就是朋友,兩人一進錄音室坐下來就聊保釣,足足四十五分鐘,再談文革,眉飛色舞。一個小時的節目,頂多錄個半小時的磁帶便夠,不然很難剪。監製在玻璃後不停示意沈潛入正題,談談新上的電影。他點頭,問大導:

 「我們的監製對你的電影很有興趣,她剛從控制室要求我約你下班後喝酒聊天。」監製尷尬得把頭埋進紙堆裡。大導很高興,獨白了一刻鐘電影觀,時間剛好。

 完事之後,拉隊去電台地庫的小酒吧喝酒。一個水吧四五張吧椅子,兩套火車座。古典音樂台的幾個老外已佔了一套,沈潛他們鑽入了另一套。他們喜歡的歐洲啤酒都沒有,最後要了冰凍青島。監製細心地添了香腸、芝士。

 武俠大導突然又說起巴黎。

 「人都散了。有些像我早早回來,有些去了英國唸書,有幾個去了布魯塞爾,要撈個把國際機構的官,過過癮。在英國的三個,聽說都拿了博士,又都在倫敦的《東方日報》當記者,變了東方三博士。」他喝口冰水。「留在法國的,一是嫁人,一是繼續開餐館。」

 沈潛肥,大汗,又愛穿毛布襯衣。他捲起花格子長袖,說:「六八年春天你在嗎?那真是美好的五月。巴黎街上的陌生人互相問好,少男美女跟你擁抱,樹木鮮花長得特起勁。」

 大導說他當然在,還盜用了學校最好的攝影器材,四處去拍,也不知道拍了甚麼,只覺得這種光景不會再遇上。

 沈潛問:「有見過晶晶嗎?」

 「呀,她嫁了一個台灣去的國民黨將軍,我們以為你知道。」

 第二個星期,主管為沈潛開了一個新節目,每周訪問一個文化人,是早上十一點的兩小時直播節目,時段不錯。沈潛蠻用功的,不用播音的日子,也一早九點多回來,先在員工食堂喝咖啡,看書,跟剛做完晨早新聞節目上來吃煎雙蛋多士奶茶的同事聊天。然後回到他那張小木檯,打一些電話,有時是約人做節目,有時光是聊,談論當天某報的文章,偶爾講上半天法文。香煙擱在檯上燃燒,他頭上聚了團灰霧。

 頭兩次都很順利。第三個星期就訪問周魯。周魯在報上寫很多中國前途的文章,又十分贊成香港回歸大陸。見過周魯的人很少,大家都相信他長得醜,不見人。於是那天直播室外頗集了些同事,發現周魯竟是個翩翩男子,眉眼有點像中年保羅紐曼。大家的心思都在看他,沒太留意沈周的對話:

 

 沈:「你說香港人怕大陸甚麼?」

 周:「沒錢沒權的怕丟了自由,有錢有權的怕丟了舊主子,摸不透新主子。」

 沈:「最可怕會變成怎樣?」

 周:「最可怕是人不敢思考。大家都說,現在很好呀,我們有的是錢,在太平洋買個島經營也可以,租給舊主子多五十年也可以。說穿了,我們只是想延續一種昏睡的幸福感,不敢面對真相。

 「你看,我們剛才聊了十幾分鐘一九六七年的暴動,多痛快。我敢說我和你今天把話說得那麼白,真開了香港廣播史的先河。其實,我們只不過說出了很多人心裡知道、但沒主子批准不敢說的話。喂,你回頭看,老闆早站在你後面了。」

 主管果然站在控制室裡聽。他本來在辦公室聽的,到暴動一段,有同事打內線電話提他去直播室看看。他此時已站了足十幾分鐘,趁這刻跟本來是小學同學的周魯做個手勢,問好。

 沈潛隔茯謎跟主管打招呼,聽了一回主管用耳機只給他傳的話,然後對茬薛J風和周魯說:「老闆說多年沒見,特別從辦公室下來看你。」主管其實在耳機還清清楚楚說了,夠多政治啦,聊點巴黎的文化咖啡店呀電影甚麼的吧。

 沈潛開始有粉絲。先是電台的同事,有人開始學他看《世界報》,馬上發現原先學的法文遠遠不夠,於是再拎起書包,報讀晚上的法文課程。然後是早晨的新聞烽煙節目開始有聽眾打電話來,有時會說起沈潛的節目,有讚的,說嘉賓請得好,夠大膽;也有罵的,說是電台縱容老左抬頭。主管是高興的,起碼有人注意。不高興的同事也有,一些本地最高和次高學府出來的要上位的,看茪ㄤ峈A。

 每星期二早上都開管理會議,沈潛的位置不高,但這些雜務也不能盡免。今天的議程,有一項是失明人士應徵播音員,電台應否考慮的問題。申請人是本地最高學府歷來第一位失明的大學畢業生,社科系成績很好,在學界有點名氣。

 先有台灣回來的同事開腔:「不是歧視失明人士,不過怎樣播音呢?比如直播室的紅燈亮了,他看不到;報時大鐘看不到,訊號電話看不到,文字稿又看不懂,哪裡找人即時為他翻成凸字?要這麼多人服侍他一個,不實際。」

 座上也有本地最高學府出來的,不發聲;次高學府的,自保為上,少隻香爐少個鬼,最好永不再有新人進來,也默然。沈潛只在抽煙,主管問他,他無所謂的說:「這個人,就算請了他,怕也做不長。」他掉頭噴口煙,龍貓地笑:「不過大家要學學解放思想。」

 於是以後他的外號就叫「解放潛」。年輕的同事開會,談節目製作或者找新點子,爭持不下的時候,就會有人學沈潛,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很龍貓地說:「請大家解放思想。」問題很快就會解決。

 不過,沈潛還是離開了,大導找他出去拍電影。主管請了幾桌酒菜,送他。為了他去深造法文的同事,已能勉強看懂《世界報》了,用法文問他其實為甚麼要來做這工作。他用中文答:為了吃飯,為了多看奇人,方便將來寫小說。

 他的電影有沒有搞成已沒人記得。幾年後倒是有人見過他,在九龍灣一家非常熱鬧的酒樓,跟一個好漂亮的女人,和一個特可愛的大號嬰兒吃晚飯。酒樓部長為他們一家人添茶的時候,逗小孩玩,問:多大了?好巨型啊。據說沈潛答:他是哪吒,一生下來就這樣大。

 也據說,那個非常漂亮的女人,就是晶晶。

相關新聞
2012末日倒數 (圖)
黑暗中尋找靈性 派特里童話創未來 (圖)
只此一人:隱於市 (圖)
短載:機械情緣
詩意偶拾:床褥。
現場筆記:目擊•回憶中創造•皇后碼頭
試筆:筆可能創作展:人與地 (圖)
試筆:筆可能創作展:南山h印象
稿例
百家廊•從大學排名看香港高等教育的不足 (圖)
翠袖乾坤•從正生想起
一網打盡•天下文章
琴台客聚•觸及那不可觸及的
生活語絲•何世禮傳奇
扶林晚風•浩罕汗國與新疆
寫我遊情•古根漢藝術館
愛上女主人 失戀鸚鵡拔毛自虐 (圖)
莫斯科商場全歐最賺錢 (圖)
倫敦郊區提款 警察護送回家 (圖)
法日禁12歲以下兒童用手機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