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7月3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觸及那不可觸及的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7-03]     我要評論

葉 輝

 本來還有一大堆稿件要趕死線,還有好一些生活瑣事比如交電費、回覆電郵、訂機票、推掉一些約會、寄行李、填表格等等,都不能再拖了,可是偏偏想起一個人,想起一封信,想起一段活地阿倫(Woody Allen)的電影對白:「我們應該停止毀滅生命……我們被人群和交通和餐館包圍荂C」

 那不過是說:不要把自己囚禁於想這想那的空幻世界裡。活地阿倫的電影對白會這樣說:You are in the middle of New York City, how can you just oneday……Vanish?如果活地阿倫生活在這個惶惑不安的城市,他的電影對白會不會說,You are in the middle of Hong Kong呢?我猜他大概不會。不是說我們這個城市再沒有甚麼值得珍惜,只是說,這城市同時也有許多令人失望乃至沮喪的甚麼。這才叫愛恨交纏呢。

 有時想一點若干年沒見的友人,有時想一點這個愛恨交纏的城市,有時想一點繁忙事務裡的小煩惱以及倒數完畢的新生活,日子便一天一天地溜走了。有時又想,這是不是遺忘的原因呢?於是便想起亞里斯多德(Aristotle)的De Anima(On the Soul,論靈魂),想起這樣的疑難:「觸感」(touch)既然是動物感官最原始的形式,那麼,「觸感」是一種感覺還是多種感覺?「觸感」為什麼沒有專一的對象和客體?

 要是用德里達(Derrida)的話來回應,「觸感」僅僅只是一種生命的潛能,而不是現實的,要是不與他者接觸,它什麼都不是。「觸感」永遠跟「他者」互相糾結交纏,絕對的「他異性」(alterity)由是被啟動了—總是渴望「觸及」,那就意味茈眸楚u觸及」那「不可觸及的」,也就是說,「觸及」恰恰建基於「不可觸及」。這是觸感的「困絕之境」(aporia),是不可觸及的觸及,或者說,那是沒有觸及的觸及。

 有一回與梁文道對談「愛情書寫」,不知是誰擬定了這樣的講題:「當愛情衰亡,書寫才剛開始」,一看到這十一個字就不禁心神微顫,便想:那一定是「觸感」,總是渴望「觸及」,那就意味茈眸溺略峔漱ㄔi觸及的,如一杯凝結得太稠的蛋酒,都仰首,都渴求一飲而盡,可是舌頭老觸不到那凝止了的慾望,you are in the middle of longing。

 想一點這些想一點那些,而生涯是如此匆促,此一時疏遠了大事件的某些細節,彼一時淡化了歷史最深刻的教訓,其中一些微末的段落,日久於是漸漸遺忘而不自知了。總是渴望「觸及」,意味茈眸溺略峇ㄔi觸及的,每天被人群和交通、餐館包圍茼茪ㄦP到疲倦的日子,是有點遙遠了。這個城市依然有許多故事,有些可歌可泣,悲壯感人;有些千篇一律,倒還平淡而雋永;有些近乎瘋狂,荒誕得近乎虛構,只是這城市的故事有些內陸伸展又滲雜了內陸伸延出來的故事,有些向海外鋪排又融和了海外鋪排過來的故事。也許,活地亞倫的對白在這個時刻這個處境裡可以改為 You are in the middle of history.

 歷史到這個處境,在急湍洶湧之餘,也不免沉悶的,就像高潮連場的電視連續劇一樣沉悶。於是,在大流感與愛情書寫(的想像)之間,我們也不免偶爾想一點永不相見的人,想一點這個城市的愛恨交纏,想一點沒有觸及的觸及。愛情書寫是什麼?唔,可能就是將自己安置於一個密封的玻璃廊柱裡,它閃光,它貌似透明,但它的私密不可觸及,那是因為,僅僅因為,它永遠是一種「他異」的誘惑,無始,無終。

相關新聞
2012末日倒數 (圖)
黑暗中尋找靈性 派特里童話創未來 (圖)
只此一人:隱於市 (圖)
短載:機械情緣
詩意偶拾:床褥。
現場筆記:目擊•回憶中創造•皇后碼頭
試筆:筆可能創作展:人與地 (圖)
試筆:筆可能創作展:南山h印象
稿例
百家廊•從大學排名看香港高等教育的不足 (圖)
翠袖乾坤•從正生想起
一網打盡•天下文章
琴台客聚•觸及那不可觸及的
生活語絲•何世禮傳奇
扶林晚風•浩罕汗國與新疆
寫我遊情•古根漢藝術館
愛上女主人 失戀鸚鵡拔毛自虐 (圖)
莫斯科商場全歐最賺錢 (圖)
倫敦郊區提款 警察護送回家 (圖)
法日禁12歲以下兒童用手機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