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7月3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試筆:筆可能創作展:人與地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7-0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袁兆昌

 人在地上畫界,是多麼有趣的事:這是我的,那是你的。

 外展活動前後,我與學生談到劉以鬯《動亂》時,請大家留意「石頭」一段:青年與警察在同一片土地上對峙,撿起石頭攻擊對方。看,土地,有時是武器。

 到南山h進行外展活動,我們請大家到處拓印,把當地的事物用鉛筆掃在自己的白紙上,把它們逐一收藏。它們有樹幹上的野菌、落葉、公園涼亭柱子表面的紙皮石、旋轉滑梯上的接駁凹痕……學生都樂於用這方式,跟地區一事一物打招呼,隔茬o麼的一層紙張,我們看見它「再現」於學生筆下的模樣。

 寫作不可貪心。拓印只印出事物的一個表貌,它成了個紀錄,那我們就依它而寫。寫甚麼?就把它本來的面目,依自己想像所得的改變過來。不理解這城市為甚麼有這麼多公共屋h,不理解公共屋h(以往)為甚麼建造這麼多公園,我們可讀點關於香港歷史的文學作品。

 大家會發現,當地的那些小事物,都不分彼此,互相擁有。土地上無論是誰建成的,只要我們走進去,就有書寫的權利,就有珍藏的理由。在一個地方寫作,然後寫作一個地方,地與我之間建立起來的純粹感受,再不用設計甚麼武器,也不用撿起地上的石頭。那是完完全全屬於自己的空間。學生每人可在紙上擁有屬於自己的南山h,可在紙上寫出這地方於自己的意義和價值。

 地域,在紙上世界,沒有界限,多麼和平。我們「再現」一個地方,卻要記得,我們在紙上的佔有,不是豎旗佔領,而是心神領會,為現在的「我」,也為未來的「我」。 ■本欄接受學生來稿,歡迎學校集體投稿。

 (「筆可能」寫作計劃由何鴻毅家族基金與文學雜誌《字花》合辦,旨在培育香港青少年對文學欣賞及創作的興趣,鼓勵他們以寫作作為發掘和表達自我的途徑,並反思自身與外界的關係。)

相關新聞
2012末日倒數 (圖)
黑暗中尋找靈性 派特里童話創未來 (圖)
只此一人:隱於市 (圖)
短載:機械情緣
詩意偶拾:床褥。
現場筆記:目擊•回憶中創造•皇后碼頭
試筆:筆可能創作展:人與地 (圖)
試筆:筆可能創作展:南山h印象
稿例
百家廊•從大學排名看香港高等教育的不足 (圖)
翠袖乾坤•從正生想起
一網打盡•天下文章
琴台客聚•觸及那不可觸及的
生活語絲•何世禮傳奇
扶林晚風•浩罕汗國與新疆
寫我遊情•古根漢藝術館
愛上女主人 失戀鸚鵡拔毛自虐 (圖)
莫斯科商場全歐最賺錢 (圖)
倫敦郊區提款 警察護送回家 (圖)
法日禁12歲以下兒童用手機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