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7月18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詩幻留形•無何有之鄉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7-18]     我要評論

陳智德

 魯迅詩云:「弄文罹文網,抗世違世情。積毀可銷骨,空留紙上聲。」詩幻了而形還在,路漫漫其修遠,詩歌總算一路相隨。生活枯淡,誰沒有生活的附加物?詩也僅此附加物之一種,不同的是,它附加後不能再脫下。

 詩歌無聲地造就人生,頗類乎詩人歌者Leonard Cohen的名言:「詩歌僅生命存在之證;倘知生命璀璨,詩歌僅其餘燼」(Poetry is just the evidence of life. If your life is burning well, poetry is just the ash.),柯恩提出詩歌是生命燃燒過後的餘燼;可是,如果生命沾濕,又何以燃點?倘見生活枯淡,那就燃燒詩歌。這改寫略感敗壞詩興,但知生命的確如是。

 一切還有何干?莊子有言:「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徬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世界荒誕橫逆,吾人勉力抗之,但知它總會這樣繼續下去。個人範圍內的事,同樣難以掌握分毫,殘念刻蝕,茫緒化煙,生命太多限制,再非患其無用,但患其無從。

 但願還有這樣的一天,再與詩歌同遊,同遊到那無何有之鄉:「And you want to travel with her/And you want to travel blind/And you know that she will trust you/For you've touched her/perfect body with your mind」這是Leonard Cohen作於一九六七年的歌曲〈SUZANNE〉的結尾,這曲詞多人譯過,頗感生硬,因多視作歌詞而譯,而非視作詩。筆者試譯如下,以此終結殘念:「你願與她同遊/同遊到那無何有之鄉/她信靠於你是因為你用心靈/觸動了她那澄明的身軀」。

相關新聞
用十年紀錄華人變遷 坐言起行搞文化 (圖)
音樂天才的人生 (圖)
後記: (圖)
歷史與空間•西風遠來 (圖)
寫我游心•峽江的歌
文化觀察•經典3.0,讓讀者和作者互動
文化觀察•電子閱讀的潮流
文訊•Stadt城市誌發布會城市及書寫座談會
2009香港書展天地圖書講座選登 (圖)
獨步書展活動 (圖)
百家廊•倒塌之災何時休? (圖)
翠袖乾坤•勁蝶舞香江
海闊天空•恨不積蓄快活時
琴台客聚•「胸無大志」的季羨林 (圖)
杜亦有道•論襾吃粥
隨想國•盟
詩幻留形•無何有之鄉
防水相機MP3 玩轉水陸世界 (圖)
拍照攝錄 水陸無間 (圖)
號外︰Olympus Mju Tough 6010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