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耀
列舉數字有時候可以令人對事件有更清晰的認識,但亦有機會令人產生錯覺。最新的一個例子是環保署公佈上水家禽屠宰中心的環評報告,發現除了會帶來噪音、燃燒所產生的二氧化氮及屠宰場的氣味外,每天也會排出大量的污水。有報道指出累積每四天的污水可以儲滿一個蓄水量達二千平方米的水池。而每屠宰一隻雞就會產生約十四公升的污水,是不當的耗用。
十四公升水究竟有多少?二十公分長,二十公分闊,三十五公分高的一個長方體就恰好是十四公升。目前容許飛機乘客攜帶登機的手提行李是五十六公分長,三十六公分闊,二十三公分高,容積為四十六公升。事實勝於雄辯,殺一隻雞所生產的污水量不及一件登機手提行李的三分之一,相信任何有普通常識的人也會認為遠不足夠,甚至還會懷疑用如許少水來處理屠宰,是否符合基本的衛生標準。有報章編輯以此來批評算是未做足功夫。
同理,常認為買家庭裝的飲品,最能符合環保原則。實情是行為可能達致較經濟原則,但未必能有效達到環保的目的。兩公升的家庭裝飲料可分約五次飲用,但每次清洗水杯約要耗用最少四倍清水,亦即合共八公升清水。要比較五個可循環再用的鋁罐與耗用八公升清水及分解一個塑料膠樽,哪個方案更為環保,相信不用一個專家教路吧?
正因如此,有市民批評本月七日開始推行的膠袋徵稅是否能有效減低耗用膠袋,抑或只是把耗用的形式由過往使用超市膠袋用作垃圾袋改為如今直接購用垃圾袋而已。環保署如有初步數字,宜盡早公布以釋市民疑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