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日本人認為在七夕這一天,農作物會豐收。 吳偉明教授提供(知日部屋屋主)
湯禮春
1991年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4個日本友人專程來到漢水之濱的小城湖北老河口,他們是特地從富士山下趕來觀看七夕之夜漢水連天河的美景。
因我是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省作家協會會員,又曾主編過市民間文學三套集成叢書,故日本友人要求我給他們講講有關七夕文化的傳說。
和我直接交流的是年過古稀的魚住孝義先生。他首先向我說明了他們此行的意圖:
他們福岡的小郡市是「牛郎織女」的傳說在日本的起源地。由此,小郡市市政府很重視有關「牛郎織女」的民間文化活動,花了三千萬日圓在市廣場樹起了一個「牛郎織女相會在天河」的市標,每年都要舉辦為期幾天的「星節」,組織民間祭祀活動。此次,小郡市市政府專門派了一位官員和攝影家明石和也先生,陪同他一起考察中國的七夕文化。
魚住孝義先生從年輕時代起,就開始研究《萬葉集》,他發現《萬葉集》中有130首詩歌涉及到「七夕」,而在這些詩歌中稱「天河」為「天漢」,為什麼不叫「天河」、「銀河」,而叫「天漢」呢?魚住孝義百思不得其解。1942年,魚住孝義先生作為醫生,被日本軍隊徵用到湖北的應城,他這才了解到,就在附近有一條大河,叫漢水,在湖北的西北部老河口市一帶。每到夏天,天河垂直而下與漢水相連。這樣一來,魚住孝義就有點明白《萬葉集》中描敘「天漢」的美景了。戰後回到日本的魚住孝義出了一部名為《患者收容隊員的死》一書,在書中,他將有關《萬葉集》中的「天漢考」敘述出來,不久後,他就收到一位日本老兵的信,他在信中說:我曾親眼見過漢水連天河的美景。1945年我駐守在湖北老河口市的漢水邊,夏天的時候,美麗的景色就出現在我們的眼前,映在漢水的星影成千上萬,四光反射的光輝像火一樣的燃燒,完全像一團火球……
日本老兵描繪的「漢水連天河」的美景讓魚住孝義心動,加上老河口市附近有「牛頭山」、「天河口」的地名,魚住孝義就決定親往老河口考察。
在交流中,我向他們講述了當地流傳的「牛郎織女故事」及當地的「七夕」風俗,魚住孝義先生聽後說:「你講的牛郎織女傳說跟在日本福岡流傳的差不多,『乞巧』這些風俗也大致相同。看來,日本的『牛郎織女的傳說』是由中國傳到日本的九州,再由九州傳到全日本的。」
魚住孝義一行,當天夜裡就去觀看了「漢水連天河」的美景,第二天,他告訴我,他很信服我講的關於漢水連天河的敘述,而且「漢水連天河」的景致確實很美,他看了很是激動。
魚住孝義先生回國後,開始着手撰寫《天漢考》一書,幾個月後,他將《天漢考》的草稿大綱寄給了我,要我到「天河口」一趟,實地考察一下那裡的風物、風俗、傳說,寫成文章補充到他的書裡。我隨後去考察了天河口,天河是距老河口百十公里的一條河流,天河口則是天河流入漢水的地方,天河也是從高山上奔流直下的,也符合漢水連天河的地形地貌。
1992年,魚住孝義先生的書正式出版了,出版的書名改為《萬葉集——天河的傳說》,副標題為《老河口紀行》。他在書中刊載了我講敘的「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以及我考察撰寫的《天河紀行》,以及日本小郡市的「七夕文化風俗」。在書中的後一部分,則是對《萬葉集》中有關「牛郎織女傳說文化」詩歌的考證。
此書出版後的第二年七夕,就有一個研究《萬葉集》的日本學者專程找到我,和我交談後,就沿着我在書中講敘的老河口市到丹江口到天河口溯源而上,實地考察了一番。
1999年的七夕,由日本京都名古屋大學古典文學教授八木毅為團長的「七夕文化考察團」一行39人專程來到了中國,沿着當年魚住孝義先生到中國的考察路線考察了一番,他們要求我在老河口的漢水之濱跟他們實地講解,隨後又要求我到襄樊市他們下榻的賓館跟他們正式演講了兩個小時。演講完畢,日本學者們紛紛提問,主要都是關於「漢文化」及「七夕文化」的問題。據我了解,此次的團員每人都帶了一本魚住孝義先生的《萬葉集——天河的傳說》一書。可見魚住孝義的這本書在日本算得上是開了研究《萬葉集》七夕文化的先河。使我驚訝的是在此次的團員中,有許多年輕人和家庭婦女,可見喜歡研究「七夕文化」的人在日本是不分層次年齡的。
2007年的七夕之時,日本大阪枚方市「七夕研究會」副會長鳥住貞義先生也是拿着魚住孝義先生的書專程到中國來拜訪我。首先他指着書中我為此書題寫的詩《漢水連天河》,要我逐字逐句講解了一番。
我的題詩是:
漢水連天河,一曲浪漫歌。
牛郎與織女,世代有傳說,
天上與人間,有苦也有樂,
千古民心同,盼望好生活。
漢水連九洲,一曲友好歌,
中國和日本,大海難分隔,
文化同有源,民間共傳說,
兩岸架鵲橋,永落和平鴿。
我講解完後,鳥住貞義先生又請我大聲朗誦了一遍,他錄了下來,說要把我朗誦的聲音帶回日本,放給其「七夕研究會」會員們聽。
鳥住貞義先生是一個充滿熱忱的「七夕文化」研究者,在我陪同他到老河口、丹江口、襄樊幾天的考察旅遊中,他每天更換的汗衫上都印有「牛郎織女相會天河」的圖案,他說這都是他自己設計印製的。
在「七夕」的那天上午,他特地把我請到他住的房間,向我介紹了他們研究的情況,他說他們研究會現有50人,為什麼要成立「七夕研究會」呢?因為枚方市是日本著名的「牛郎織女相會」的城市。流經枚方市的河流天野川每逢冬時,百合鷗會來這裡棲息,天野川的河砂潔白閃亮,遠遠看去彷彿是宇宙中的銀河一般,因而得名。架設在天野川上的橋名也都與「七夕」有關,如「逢合橋」(牛郎織女相會的場合),「鵲橋」(七夕夜喜鵲們展開為牛郎織女搭成的橋),「天津天」(跨越天河之橋)等。天野川兩岸民間也流傳許多牛郎織女的故事,並有相關的風物遺跡,如石牛像、七夕神社、鏡湖等。
據我考證,這是中國和日本「七夕文化」略有不同的地方,其它如七夕夜在庭院裡擺上香李瓜果,一邊品茶一邊觀看牛郎織女星,有葡萄架上默默地向天上「乞巧」,盼望能像織女那般心靈手巧,這些幾乎是相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