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8月1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汪洋騰籠換鳥 須掀三座大山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8-1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新形勢下,廣東正大力發展新型產業。其中,在國策支持下,積極聯手香港,加強院校合作。圖為汪洋視察首間內地與香港合辦的院校浸會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聯合國際學院。

本報廣東新聞中心記者 田炳信、羅愛文

 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是鄧小平在否定「兩個凡是」、打破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的背景下誕生的。那個年代,廣東改革開放的阻力主要來自於外部,而廣東內部官民一心──近在咫尺的港澳是那樣的繁榮、發達和高效,對廣東形成巨大的刺激,廣東百姓要求改革的內動力非常強烈。

 如今汪洋主政廣東,改革開放的外部阻力遠遠不及當年,但內部阻力則重重疊疊,錯綜複雜。汪洋在廣東推動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一個動力問題。

 30年前,廣東內部的改革動力如潮噴湧,面對整個中國陳舊的思想觀念和陳規陋習,廣東官民流行的做法是一首全國皆知的順口溜:「見了紅燈繞著走,見了黃燈搶著走,見了綠燈快快走」。

 在這種背景下,廣東官民養成了「只做不說」的行事習慣,規避了社會思潮與輿論的漩渦和政治風險。要知道,今天看來很容易的事,當初並不容易,稍有操作不當,輕則丟官,重則坐牢。

500億推進「雙轉移」

 然而,汪洋今天面對的阻力,卻更多的來自於內部。廣東已經高速發展了30年,積聚了很多社會經濟的內在矛盾,粗放型的管理和發展方式等,都曾經給廣東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好處,但隨著國際經濟格局的變動,這些老套路背後的矛盾開始逐漸顯現。汪洋真要「殺出血路」,還得面對「三座大山」──改革動力不足、官員求穩怕變、企業畏難欠進取,當然,還有種種不願退出歷史舞台的落後生產力。

 2008年初,汪洋在廣東省掀起解放思想的大討論活動,並由廣東省12位高層領銜調研12專題。作為專題調研的成果之一,2008年5月,廣東推出「雙轉移」新政,即「產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以政策引導珠三角地區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東西兩翼、粵北山區轉移;東西兩翼、粵北山區的勞動力,一方面向當地二、三產業轉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較高素質勞動力,向發達的珠三角地區轉移,進而推動廣東的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為了切實推動做好「雙轉移」工作,省委、省政府從2008-2012年五年時間裡,將安排500餘億元資金進行扶持。在許多場合,汪洋把「雙轉移」形象地說成「騰籠換鳥」。

相關新聞
消費旺 投資放緩 中國經濟續回暖 (圖)
「微調」顯效 7月新貸銳減逾萬億 (圖)
新漲價因素增 CPI料11月轉正
內地7月份經濟數據
內地7月出口 今年首破千億 (圖)
7月份內地外貿數據(單位:美元)
出口同比降23% 外貿未許樂觀
貨幣供應續增 流動性未見收緊 (圖)
貨幣政策 「微調」已開始
美股早段跌逾百點
中國數據遜預期 刺激日圓上揚
三大閱兵村探秘 大規模合練在即 (圖)
高標準練兵 確保零失誤 (圖)
警民聯手佈防 保各「村」外圍安全
瓜販「空歡喜」 讚軍紀嚴明 (圖)
汪洋騰籠換鳥 須掀三座大山 (圖)
首擊「東莞模式」
騰籠換鳥的另一層深意:衝破「三不現象」 重塑進取觀念
各方反彈強烈 汪洋撰文定軍心
金融危機下 粵企慣性求「優惠」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