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8月14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李嘉誠:最壞時刻已過 V彈無可能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8-1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復甦尚需時 提醒買股要審慎

 【本報訊】(記者 梁悅琴)金融海嘯發生接近一年,各國政府不停出招救市,經濟漸露曙光。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昨指出,全球經濟最壞時間已過,但不會出現即時的「V」形反彈,全面復甦相信仍要一段時間,須待基本因素有較實質的改善才能恢復持久增長動力。對於港股已重上二萬點水平,他再度呼籲小市民「千萬不要借錢買股票」,他自己現時亦不一定會買入股票,但長江和黃則不怕買,而李嘉誠基金會認購的新股,亦只會選擇市盈率低及息率高的股票才認購。

 李嘉誠昨在長和系09年中期業績發佈會上指出,目前環球信貸市場較年初回穩,而歐美經濟得到當地政府大力支持,因而衰退情況無預期中嚴重,市場氣氛普遍有所改善,近月資產及商品價格回升,全球經濟跌幅開始緩和及收窄。他認為,「但若說經濟已轉好,是太樂觀的說法,要經濟復甦尚有一段時間,最壞的時候已過,但不會馬上V形反彈。」「如果說年底經濟會轉好,我並不同意;但若說不會再壞下去,我則同意。」

香港復甦有賴內地支持

 他坦言,全世界的集裝箱貨櫃碼頭有達99%的表現均比去年同期下跌,最近的跌幅見收窄,歐美仍有需求,但貿易數量的確是縮減,另外,酒店行業今年的表現亦比去年差,以長和系酒店而言,今年旗下酒店所賺的數額不及去年一半,香港當然不可以獨善其身。不過,香港的情況已比全球許多其他地方好,失業率也不及英美的高,但面對此環境,需要許多人動腦筋,以及政府許多部門配合,復甦仍需時。

 同時,香港經濟發展有賴內地長遠增長前景及多項特別優惠政策的支持,包括個人遊刺激本地消費及中央政府對港金融體系的支持,香港加快與珠三角經濟融合及成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等,將締造龐大經濟發展機遇,有利香港的經濟發展。

「千萬不要借錢買股票」

 他認為,中國在內部需求及投資開支加快上升下,經濟已呈安穩回升跡象。鑒於中央政府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及適度寬鬆的貨幣措施,並致力調整及完善經濟結構,決心維持全年8%的經濟增長目標,中國復元速度將較世界其他國家為快,長遠宏觀狀況將維持良好。

 一向呼籲市民投資要量力而為的李嘉誠,昨再度呼籲小市民對股市要持審慎態度,並「千萬不要借錢買股票」,他指,市民若只靠炒炒賣賣股票就可過活那麼容易,大家便不用那麼辛苦工作了。他說:「我不會說現在肯定不買入股票,但如某股票的市盈率高,回報低,我一定不買。但長江、和黃我很有可能會買,多年來我只買不賣,那是值得的投資。」

 他又謂,若果每個國家繼續印發鈔票,通脹遲早重臨,至於通脹來臨前有何保值之道,他笑言:「自己有一套投資策略,但不方便講,不想害死人!」但大家在他的言語間仍然可以找到參考。他表示,由於港府發行的官債息率低,回報不理想,長和系、基金會及他自己一向都不會購買官債。而李嘉誠基金會認購新股,亦只會選擇市盈率低及息率高的股票才認購。

用家主導樓市仍健康

 今年以來香港樓價已回升近20%,展望香港樓市,長和系副主席李澤鉅指出,目前香港利息低企,又有通脹壓力,以及投資者對新投資產品均見審慎,投資樓市較為穩健,根據以往數十年的經驗,於低潮時買入物業,香港長線投資物業依然是贏多過輸。

 李澤鉅又以最近領都的銷數售據為例,指出金融風暴後,由於供求關係,香港的地產市場仍很健康。他說,領都約7成的買家做即供,即是用家;第二,買樓的人多次參觀示範單位,即是用家;第三,很多是換樓客,有4成由港島搬到領都,是實力長線用家,因為鍾意個環境;內地買家亦有不少。目前利息低、用家主導,甚少投資者,講不上有泡沫。而集團99.999%的地盤仍在賺錢,包括香港及內地,找不到有項目是負數。

相關新聞
李嘉誠:最壞時刻已過 V彈無可能 (圖)
任總籲投資者 留意華府退市 (圖)
百億商貿資金 逆市佈局珠三角 (圖)
美食展旺場 生意料增2成 (圖)
遊行訓練衝刺 20萬眾聞雞啟步 (圖)
鐵礦石談判 中國決增話語權 (圖)
定位深圳「中環」 前海全速發展 (圖)
李毅中:不強制電腦裝「綠壩」 (圖)
港珠澳大橋環評報告完成 (圖)
回應環保疑慮 湛江稱東海島可承受 (圖)
全國總工會關注通鋼血案 (圖)
災情慘重 台向國際求援 (圖)
扁家弊案4被告認罪 (圖)
45分鐘闖5店偷貨 港大生認7罪候懲
77%甲流患者 年齡不足30歲 (圖)
3G業務 李嘉誠「樂觀」改「保守」 (圖)
美國鬧糖荒 逼華府放寬入口 (圖)
全球人口 2年後破70億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