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阿焜(右一)與同學一起在廈門產品質量檢驗所實驗室內進行液體抽樣檢測。本報記者林舒婕 攝
──港生內地發展系列二之二
越來越多港生希望北上發展,他們在外語、國際視野、靈活應變等方面擁有一定的優勢,但論人脈和對內地政經環境的認識,始終不及「當地薑」;加上港生對薪酬待遇的期望與內地僱主的實際付出有很大差距,而「付得起」的跨國企業和港企又更傾向聘有經驗的本地化人才,初出茅蘆的港生欲在內地就業絕非易事。廣州暨南大學今年800多名港籍畢業生中,超過一半以上有意在內地就業,最終成功在內地找到工作的卻很少。有僱主和人力資源專家指出,港生要成功在內地就業,面對多重挑戰,最主要還是要跨越文化和體制的差異。
根據教育部港澳台事務辦公室的數據,過去4年,每年到內地讀大學的港生都超過3,000人。以往這些大學生畢業後,8成以上會選擇回香港找工作,主要原因是香港工資、待遇各方面都比較符合學生的預期。但今年以來,這種情況開始改變,以港生最集中的暨南大學為例,今年800多名港籍畢業生中,超過一半以上有意在內地就業。
不過,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不少港生雖有意在內地就業,但普遍傾向找一些與香港有關的機構,如港資企業或香港公司駐內地機構等,原因是他們希望會有更多與香港溝通交流的機會,日後也更有機會派遣回香港。但往往這些機構,在內地落戶後更想本土化發展,更傾向於聘請內地人才,只有少數高層管理人員會聘用香港具經驗的人才。
企業推本土化 高層才聘港人
霍英東基金會廣州辦事處今年計劃招聘3名員工,擔任財務和行政等工作。負責招聘的陳小姐稱,今年3月公司到暨南大學招聘,吸引了100多個學生投簡歷,其中兩成是港籍畢業生,但最後公司招了一個廣州本地生,「我們按個人綜合素質及專業能力擇優錄取,不會優先考慮學生籍貫。」她又說,比起內地學生,香港學生雖然更有國際視野,但對於內地時政、民生關注不夠,而這往往是一些香港駐內地機構最看重的。而公司這幾年逐漸本土化,除高層管理人員是香港人外,其他中低層人員都會傾向於聘請本土員工。
專家教路:4方面充分準備
廣東香港商會會長杜源申稱,以他作為首席合夥人的普華永道會計事務所為例,廣州公司現有的600多名員工中,只有10多個是香港人,公司每年都有招聘計劃,但全部要求是本土人才。
杜源申解釋,很多內地的業務,更需要熟悉內地市場的人來處理。
北京大學中國職業研究所所長、中國就業促進會副會長陳宇指出,隨著畢業生人數的不斷上漲,內地就業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港生內地搵工前必須要有充分的準備。首先必須要了解內地的社會生活,人情世故,盡快適應兩地不同的社會文化。其次,一定要通過各種方式盡快熟悉內地職場規則。第三,要尋找好自身的定位,減少不切實際的想法。第四是要在就業中品味創造的果實,初入社會,積累人生經驗非常重要。■本報廣東新聞中心記者唐苗苗、北京新聞中心記者江鑫嫻23日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