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冶金上市招股反應熱烈,但掛牌日卻跌破招股價,有人歸咎該股定價太進取,但美聯儲局已開始離場策略,可能對其影響更大。 本報圖片
當香港的股民正為新股表現未及預期而心煩,並把新股不振歸咎於9月份整體新股定價太進取,以及中冶在內地A股市場的下跌,不過與此同時,世界上發生了更重要的改變,莫過於美聯儲局正式開始離場策略了。
相比於大家真金白銀下注抽新股,聯儲局經常以近乎錄音機式重複以往字眼的聲明,的確不太切身。然而,本周的議息聲明例外。聯儲局幾個月以來不斷透過言論,告知大家有為避免將來的通脹而做準備,打算在適當時候離場,把過往一段日子極度寬鬆的資金供應,重新轉為正常。
正因為這些言論,其實不少投資者一早已經有心理準備,揣測央行何時有所行動,從資產價格上,不同市場均出現價位在高水平徘徊,但無力再上,而成交卻逐漸縮減,顯見投資者的猶豫不決。結果是本周開始,行動揭開序幕,聯儲局先把過往購買按揭債券的做法減慢,期限則延長至明年3月。隨即而來,3月已經成為市場預期加息的一個日子。
換言之,雖然這一刻央行不會立即加息,但時間表已經愈來愈清楚,最終收緊信貸和銀根的做法無可避免。當然,以今天美國仍有近雙位數字的失業率,實難言加息,以免辛苦換來的經濟復甦勢頭,又再打回原形,最重要是通脹預期的形成不容易,萬一重新變為通縮預期,則又要動用大量資金才可以,但卻未必可行。
投資者大體上是理性的,不會不明白這一點。事實上,今年3月至今各種資產價格止跌回升,而且升幅可觀,很大程度上,正是資金推動。固然,當中不能排除實體經濟復甦的憧憬,但反過來說,若非大量資金把資產被拋售價格不斷下跌的惡性循環扭轉過來,實體經濟的復甦更加遙遙無期。
姑勿論如何,今天的情況也是值得思考的。正如官方研究指出,新股甫上市時的表現,與當時大市的表現相關性較強,故此,近日新股不振,很大程度上,未必與本身業務或行業因素有關,甚至不一定是定價太貴所致。
事實上,早已獲批上市的,之所以選擇齊齊在這段日子上市,實際一點看,還不是因為目前尚有大量資金可供抽掉,但要眼明手快,因為大家都心知肚明,央行不會無止境製造極度寬鬆的貨幣環境。這一點,投資者也一樣清楚,故此,大家都明白是買得貴,但只是期望賣出時價格更貴而已。沒有人知道央行何時把言論轉為實際行動,所以可以把遊戲繼續玩下去;只是,行動一旦開始,則人人都要知所進退。
本港新股熱潮如此,同樣地,內地近日股市無力再升,又何嘗是偶然?
|